健康前線:<br>預防禽流感要洗淨蛋殼

健康前線:
預防禽流感要洗淨蛋殼

近日全城鬧哄哄,莫過如禽流感,最切身的,或許是怎樣在疫症瀰漫的陰霾下生活。防疫來去只得幾招,勤洗手及避之則吉可謂是金科玉律;講到食落肚,除了高溫煮熟所有食物外,原來還要留意蛋殼可能是病毒溫床。
記者:陳淑君
部份攝影:陳智良、林栢鈞
模特兒:Doris(StarAsiaWorkshop)

醫生金句
「現在最重要做足預防措施,見到任何禽鳥都唔好掂,暫時唔好去公園追白鴿喇。要勤洗手,千祈唔好用手摸口、眼同鼻。」
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曾超賢醫生

比起一般流感,曾醫生指禽流感較容易引起高燒。「現在仍未清楚禽流感的潛伏期,初期的病徵跟流行性感冒差不多,同樣會令人發燒、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疲倦,嚴重會出現呼吸衰竭。」雖然醫學界對禽流感的了解仍有限,但下列各項疑問,看看能否解答大家一些心中疑慮。

暫無禽流感疫苗
Q:雞隻接受預防疫苗注射後,對預防禽流感有多少功效?
A:無論任何一種預防疫苗,一般來說只是八至九成有效,通常雞隻接受注射疫苗後,若病毒沒有變種,預防效果是相當滿意的。不過,每隻雞的體質各有不同,有些可能不能產生抗體,便有機會染病。此外,當病毒變種的時候,疫苗只能發揮少少保護作用,有幾多就不知道。

Q:吃下已接受防疫注射的雞隻,會不會影響健康呢?
A: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規定,所有接受防疫注射的雞隻,須等候1至2個月才推出市面,以確保有充足時間吸收疫苗及產生抗體。經過這段時間後,疫苗是不會殘留在雞隻體內,對健康應該不會構成影響。

Q:為了預防禽流感,是否需要接受預防流感疫苗注射?
A:現在暫無預防禽流感的疫苗。大家最害怕的,是本身感染流感的病人,同時接觸禽鳥而感染禽流感的話,便有機會讓病毒變種而出現人傳人的情況,對於高風險人士,包括需要接觸禽鳥及從事相關行業的人來說,可以接受注射預防流感疫苗,這樣做只可以說是比較安全的做法,但實際保障有幾多並不清楚。其他人士則可自行考慮是否需要接受防疫注射,有需要可向私家醫生查詢。

Q:出外旅遊要注意甚麼?
A:同樣道理,最好避免前往活家禽市場,避免接觸任何禽鳥及進食全熟的食物。旅遊回港後若發現有任何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徵或發燒,須佩戴口罩及即刻找醫生治理。

接觸禽鳥要洗手
Q:到街市購買禽鳥時要怎樣做?
A:購買時最好佩戴口罩,不論購買任何禽鳥,都要避免接觸,更不要吹雞隻的臀部,購買過後,切勿觸摸眼、口同鼻,也要盡快洗手。另也可同時佩戴即棄手套,但事後同樣要洗手。

Q:處理生熟家禽肉食要注意甚麼?
A:最重要是分開生及熟食所用的砧板及刀。每次處理完食物後,最好用清潔劑洗淨砧板,吹乾後才再用。

■去街市買雞,接觸後最好立刻洗手。

Q:屋企有養禽鳥做寵物要點做?
A:切忌跟禽鳥有親密接觸,盡量避免自家的禽鳥跟其他的禽鳥接觸;如果飼養多過一隻禽鳥的話,最好每隻禽鳥能獨立分開鳥籠。當清理禽鳥的糞便時,最好佩戴口罩及即棄手套,清理完畢須棄掉口罩及手套並立即洗手。

■家長應教導小朋友,不要近距離接觸禽鳥,減低受感染機會。

病從口入要小心
Q:食病雞係咪一定會染上禽流感?
A:目前仍未有充足證據顯示食雞會感染禽流感,即使食病雞也未必一定有事。禽流感是一種新病,傳播途徑仍未清楚。為安全計,所有雞肉一定要徹底以高溫煮熟。根據世衞的指示,在攝氏60度煮半小時或攝氏56度煮3小時可殺死引起禽流感的病毒,食環署亦指在攝氏70度煮2分鐘,也足以殺死病毒。

■除了雞隻,任何禽鳥都有機會感染禽流感,購買時一樣要留神。

Q:食蛋是否安全?
A:現在最好食用全熟的蛋,不止雞蛋,凡是食用禽鳥的蛋,如鴨蛋、鹹蛋、皮蛋、鵪鶉蛋等等都要煮至全熟,甚麼太陽蛋、半生熟蛋都不要食用。另外,打開蛋殼前,最好以一些清洗蔬果的清潔劑洗淨及用清水過淨蛋殼,皆因蛋殼表面一樣有機會沾有病毒,另沙門氏菌亦有可能存在。以一般清潔劑清洗並非不可,但萬一過水不夠乾淨,食落肚就可能引起其他問題。

Q:除了雞隻外,食用其他禽鳥是否安全?
A:禽流感並不只會發生在雞隻身上,且所有禽鳥一樣有機會中招,所以,食用其他家禽,如鴨、鵝、鵪鶉等,一樣要徹底煮熟才可食用。

Q:進食外國入口冰鮮及急凍禽鳥肉食是否安全?
A:大抵上每個國家都各自有衞生保證,而食物環境衞生署也會檢疫,市民可放心食用,但謹記進食前一定要徹底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