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與宗教生活有甚麼分別?
精神生活鼓勵你自由思想,創作性地思想;宗教生活鼓勵你按照前人的腳步走。在文革的時候,全國人民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按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對毛主席的話,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毛主席是上帝,他的話是聖經,違背毛主席的話是反黨,反黨就是異教徒。還記得歷史嗎?十字軍怎樣對待異教徒?這是典型的宗教生活。
歐洲中世紀的宗教史為甚麼能夠在近代中國重複?好像改編劇本,把外國的劇本移植過來,但裏面的精神沒有改變。
我們的老祖宗從古時候便堅持「正統學說」,我國除了國法以外,還有從上而下的正統思想,所以有毛選、鄧選、江集──江澤民文集。國法管我們的行為,正統思想是把尺子,量度我們的意識形態。對比歷屆美國總統,從來沒有一個總統敢出文集,讓人民在他的意識形態範疇裏思維。
話雖如此說,但中國比起以前的確是開放多了。中國人做事保守謹慎,要放也是一點一點放。比起蘇聯突然解體以至經濟一團糟,中國人還是比較小心,負責任。
目前中國面對的,是如何將農村經濟轉成城鎮經濟,這是國策。將來面對的,是如何解釋兩部歷史:一部是從孫中山開始的近代史,一部是黨史。這兩部史都是禁區,只可以按照從上而下規定的口徑去教授及理解。西方人從中世紀的宗教恐怖統治到文藝復興,到現今的自由思想走了很長的一條路,中國人也會按自己的步伐走。「不怕慢,只怕站」,這是家母從前教育我們時常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