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神童讀北大

13歲神童讀北大

湖北省一名年僅十三歲的男童,只讀過四年小學和一年初中,卻在去年的全國數學聯賽分區賽中勇奪一等獎,近日更被北京大學「破格」取錄。父親希望他二十五歲前取得雙博士學位,進入國家一級實驗室當科學家。他的父親指出,兒子並非「神童」,只是智力開發得早一點而已。

家住湖北宜昌市的十三歲男童鮑宇陽,外表和一般的十多歲男童沒多大分別,卻因為成績優異,在中小學時期多次跳級,實際只在學校讀過四年的小學和一年的初中,便直接升讀高中,今年已是武漢市的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中三年級的學生,跟大班十六、七歲的同學一起上課。

只讀四年小學和一年初中
去年,鮑宇陽奪得全國數學聯賽湖北賽區一等獎,最近更順利通過面試,獲保送入讀中國最高學府的北京大學。
中國多家大學也設立天才少年班,招收那些極有天份的少年,希望從小培養他們,但北大並設立這種天才班,相信他要與其他大哥哥、大姐姐一起上課。

十多晚讀完大學化學課本
鮑宇陽絕非「書獃子」,平時喜歡打乒乓球、玩彈子,看科幻片,不過在語文作文方面的成績就比較差。他對化學更有濃厚興趣,就讀小學三年班時,曾花了十多晚,將任教於大學的父親給他的大學無機化學系課本讀完,升讀高中後,原選擇主攻化學,但由於身材矮小,做實驗要站在板櫈上,最後不得已轉讀數學。
鮑宇陽的父親鮑良言是華中師範大學的化學講師,他坦言,希望培養兒子成為「人中龍」。鮑良言說:「我希望孩子省下四、五年讀個雙博士,最好能在二十五歲前進入國家一級實驗室,接受頂尖科學家的教誨。」
鮑良言多番強調,其子並不是「神童」,只是智力比其他人開發得早,竅門在於自小便讓孩子從生活小節中,培養出學習興趣來。宇陽一歲時,鮑良言邊練書法邊教孩子識漢字,三歲時已識二千個字,五歲時已熟背化學周期表,並經常玩趣味數學遊戲。

父親是華中師大化學講師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解飛厚指出,鮑宇陽的成長有個人天賦外,最重要是有一位善於教育的爸爸。他認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智力因素的作用只佔百分二十,智力偏上的兒童在一定條件下,也可培訓成「神童」。
資料來源:《楚天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