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彬譯《神曲》 - 鍾偉民

黃國彬譯《神曲》 - 鍾偉民

黃國彬先生寄來《神曲》中譯本,到郵局去拿,地獄、煉獄、天堂三篇,每篇一巨冊,掂一下,重逾十斤,不僅書有重量,譯文,更是有驚人的份量。這才是香港人的驕傲,中國人的驕傲!
我十七歲認識國彬先生,跟他學過寫詩和作文,當時,就聽說他熱愛但丁的《神曲》,因為要讀通《神曲》,要翻譯《神曲》,他鑽研意大利文;可以說,幾乎為了這一部長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的「劇詩」耗掉小半生;二十餘年,時斷時續,但不離不棄,由原文譯成的「三韻體中文全譯本」終於成書,由台灣的「九歌」出版社出版。

一二七四年,但丁和貝緹麗彩相遇,當時,但丁九歲,麗彩八歲;九年後,兩人再次相遇;可能在翡冷翠,可能是一個多霧的早晨;總之,這驚鴻一瞥加上九年前的一瞥,兩瞥驚鴻,就讓多情也多幻想的但丁.阿利格耶里獨對蒼穹許願:「希望能歌頌;希望在此之前,這樣的歌頌沒有施諸任何女子。」好多年後,在「天堂篇」裏,他果然藉詩筆讓夢中情人引領他飛升到上帝座前,唱出:「高翔的神思,至此再無力上攀;不過這時候,吾願吾志,已經見旋於大愛,像勻轉之輪一般;那大愛,迴太陽啊動群星。」
但丁愛貝緹麗彩,可能出於誤會,出於所見太朦朧,翡冷翠的早晨太多霧翳;黃國彬,卻絕對是但丁的隔世知音。
如果說貝緹麗彩因為但丁一時的遐思而永恒,但丁卻更該因為國彬先生長年的苦譯而無憾。「譯者簡介」說譯本:「不但精確地曲達原詩精神,更輔以百科全書般的詳細註釋,幫助華文讀者領略前所未見的世界。」註釋,遠超譯文的字數,沒有博學的黃國彬,誰可以送給「華文讀者」這樣的一個世界?國彬先生在香港的嶺南大學教翻譯,那是學子們的福緣,「誰有這樣的氣魄,足以跟他一起,沿正確的航路在遠海之上控引彼得的巨舶?」請珍惜「正確的航路」,免受畸邪所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