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家打開窗戶,毗鄰的龕堂每天不斷燒冥鏹,灰燼廢氣傳入屋內,滋味並不好受;有環保團體昨指出,該等私營廟宇藉現行法例漏洞,在商住樓宇設龕堂代客燒冥鏹,令居民飽受滋擾卻投訴無門,要求當局檢討現行法例及宗教牌照的申請。
鄧先生夫婦三年前購買西環皇后大道西一所背山面海的高層單位,滿以為可安居樂業,豈料竟換來噩夢一場──坐落寓所對面的商住樓宇昆保大廈頂樓的雲泉仙館,在天台設置焚化爐,經常燒冥鏹,灰燼氣味滲透她寓所每一角落。
戴上口罩的鄧太昨激動地說,最初情況並非太嚴重,投訴多個政府部門不得要領,只好採取容忍態度,惟近月該龕堂變本加厲,每天焚燒大型紙紮祭品。「佢哋日日咁燒,搞到我鼻敏感、聲沙,要睇醫生,𠵱家全日閂晒窗,但啲灰照入屋。」
鄧太說,她曾向環保署、屋宇署等多個部們投訴,仍不得要領,該龕堂迄今不斷排放黑煙。
長春社總監張麗萍昨日表示,根據現行的《空氣污染管制》規例,列明為祭祀用途而燃燒冥鏹不受規例的管制,領有宗教牌照的私營寺廟利用該法律漏洞,在商住樓宇公然燒冥鏹,附近的居民慘受空氣污染的滋擾。她要求政府檢討現時法例及牌照的申請。
環保署就鄧太的投訴回應說,雲泉仙館已因應環保署要求正進行改善焚燒爐設備工程,以減低空氣污染;若效果不如理想,對方又不肯進一步改善空氣污染,署方會發出空氣污染消減通知書。
華人廟宇委員會秘書處發言人表示,對於一些私人經營廟宇,會派員突擊檢查。屋宇署發言人則說,已派員巡查有關單位,發現天台的鐵皮裝置屬僭建物,但沒有即時危險需要遷拆,但會密切注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