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效應利好港美股市

1月效應利好港美股市

【本報綜合報道】受到聯邦儲備局暗示可能會提早加息所影響,美國股市上周失利。不過,美股在1月份仍累計錄得升幅,按照「1月效應」,今年市況可看高一線。證券分析員說,假如美國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和公司業績理想,當地股市本周應可止跌回穩。至於香港股市雖然因禽流感在亞洲爆發而在上周大幅下跌,但以整月計算,1月同樣高收,這也是利好後市的信號。

應驗機會率高
上周五,標準普爾500指數跌2.98(0.26%),收報1131.13;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22.22(0.21%),收報10488.07;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2.08(0.10%),收報2066.15。全周計,三大指數悉數向下,跌幅分別是0.91%、0.76%及2.72%。不過,標普指數上月份仍累計升19.21(1.7%),同月杜指升34.15(0.33%),而納指升62.78(3.13%)。根據「1月效應」,美股在1月的表現,可大致反映全年方向。
在1993年至2003年的11年裡,「1月效應」只在94年、01年和03年不兌現;同期香港恆生指數有4年未能應驗,分別是95年、99年、01年及03年。美國「股市交易員年鑑」的資料顯示,自1950年至今,每當標普指數在1月份造好,只有4年是大市全年計低收。

觀望經濟數據
投資公司JosephStevens研究部董事塞爾金說,美股今年升幅或不及去年,但仍有不少因素支撐大市。他認為,除非美國職位一連數月錄得強勁增長,否則聯儲局應不會急於加息,就算真的溫和收緊銀根,息口仍會貼近歷史低水平;再者,雖然美國上季經濟增長遜於預期,可是消費情緒指數和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卻很出色。
證券行WallStreetAccess首席市場策略師杜尼說,美股需要略為調整,投資者現時對市況期望過高;但假如經濟持續理想,美股大勢仍向上。美國本周最主要的經濟數據是上月就業報告,估計會增加15萬個職位,遠勝前月新增的1000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