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食品安全已到了令人聞風喪膽的地步,繼毛髮豉油後,近日再發現玲瓏剔透的啫喱和糖果,竟是以皮革作原料製造的。重慶一名商家,以工業廢置的受污染皮革垃圾,加入石灰、雙氧水和硫酸混合着煙頭、帶血衞生巾,浸泡煮熬,製成啫喱、餅乾和藥物的原材料。估計流出市場的「皮革食品」已達數百噸。 中國專題組
新華網和《重慶經濟報》的報道,這家無牌工廠位於重慶市銅梁縣蒲呂鎮,老闆姓呂,去年九月已經開始生產「皮革啫喱」,每月出產一百二十噸原料。質素較佳的「明膠」會高價賣給市內生產啫喱、糖果、餅乾的食品加工廠做食品的原材料,以及賣給藥廠做膠囊。至於提煉「明膠」的肥油,呂老闆也沒有浪費,低價賣給小販炸麻花和油條。
走進廠房,到處可以看到堆積如山的「皮革垃圾」,還有傳來陣陣惡酸臭味的四十個水池,七、八名穿着爛靴的男民工,手裏揮動着生鏽的鐵耙,來回攪拌浸泡得發脹的皮膠,水面上還飄浮着數顆煙頭和幾塊帶血衞生巾。
工人表示,他們正在漂洗皮革上的顏色和重金屬。池裏是腐蝕力極強的高濃度硫酸、雙氧水和石灰水。附近數百平方米的破舊廠房內,有四口用來熬煮皮革的鐵鍋,女工們用手捂着鼻子,不斷地往鍋裏倒腐蝕性液體和浸泡過的碎皮革,烘烤後可提煉黃色晶體狀「明膠」,每月生產逾百噸。
這些皮革都是未經檢疫的工業廢料,由日本和韓國兩地走私入口。據介紹,這批皮革在入口時已受兩次污染。第一次是在產地,由於皮革作工業用,為防表皮腐爛,屠宰動物後會噴灑大量含有氯化鋅、氯苯酚、甲醛等防腐劑,吃進體內,足以致癌。
第二次污染是被送到皮鞋或皮衣廠進行漂染等加工程序。用剩的碎皮含有大量硫酸鉻水合物、二甲胺等化學劑,一般廠房都會扔掉,現在被不法商家走私到中國,用作製造糖果等食品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