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呢? - 嚴浩

智慧呢? - 嚴浩

中國人的家庭很縱容孩子,特別是一胎政策後,孩子更如珍賽寶。但中國人對孩子的精神教育卻很吝嗇。
精神教育與知識教育還不全一樣。在我們的社會裏,知識就如同物質一樣,金錢可以買到的最好教育全歸孩子。孩子的衣櫃裏塞滿多餘的衣服、球鞋,身體裏日益積累多餘的脂肪。教育工作者維納莎說,我們的文化基礎在浪費上,生活上的浪費,還加上知識上的浪費。在學校是填鴨式教育,在家裏,孩子從小要學拉彈唱、芭蕾、電腦、英語(在香港還要加上普通話)、話劇班、演講、溜冰……社會都接受這個觀念:努力學習,入好大學,將來有好職位。在電腦時代,知識與訊息的交換比以前更快了不知多少倍,孩子們的確掌握了超過他們年紀的知識,但──
「比起他們的父母,孩子們是更有智慧嗎?」維納莎這樣說。
孩子們到了外國讀書,會覺得前所未有的輕鬆。外國學校不提倡死記書本,書本上既然有知識,記它幹甚麼,所以考歷史的時候,中國人的試題是問各種歷史大事的發生年份,美國人的試題問:某某歷史事件是如此這般,你從歷史中得到甚麼啟發?學生還可以翻書,但你必須有自己的見解。
這就是精神教育,是開發智慧的教育。
我曾經試圖和北大歷史系的一位年輕教授討論孫中山的功過,她拒絕討論:「講歷史而不評論歷史,是對歷史的尊重。」她這樣說。
你知道歷史為甚麼會重複自己嗎?我們下載了五千年的知識,可是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