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在任共和黨總統布殊將在十一月初面對選民,他是否能順利連任是美國及世界人民都十分關心的一件事。如果布殊在大選中獲勝,他的右翼政策──單邊主義外交和劫貧濟富的經濟政策──將可能繼續下去。一旦美國選民對布殊說「不」,那末他的政策就將成為美國歷史中的一個注腳。
卡內基國際關係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裴敏欣
對美國民主黨來說,推選出一個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是在大選中擊敗布殊的最重要一步。在不久以前,民主黨內有許多人認為布殊有壓倒性的政治優勢。自九一一以來,他是一個所謂的「戰時總統」,深得民眾信任和支持。另外,共和黨黨內十分團結,沒人出來挑戰布殊的地位。因此,布殊總統將以逸待勞;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過五關斬六將出線後,布殊可用巨額的選舉籌款來買電視廣告,猛烈攻擊民主黨的候選人,大傷其元氣。最後,由於美國經濟自第三季度開始高速復甦,民主黨人打「經濟牌」不會奏效。
這些因素使許多民主黨的支持者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既然打不敗布殊,那麼就破罐子破摔,豁出去算了。這一「政治拚命」心態是在過去幾個月中幫助名不經傳的佛蒙特州前州長迪安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佼佼者的最主要因素。迪安利用了民主黨基本群眾對布殊的強烈不滿,打出了「反伊拉克戰爭」的招牌,拿到了不少政治資本,甚至得到了前副總統,二○○○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的支持。僅在二周前,迪安的民調遙遙領先其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一般民眾認為他肯定會贏得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連布殊總統的首席政治謀士羅佛都預測布殊的對手將是迪安。
然而,就在過去二周內,民主黨的基本群眾的心態突然有一個巨大的轉變。愈來愈多人認為布殊總統並不穩操勝券,他的伊拉克戰爭勞民傷財,國內經濟復甦後失業率居高不下,因此在大選中擊敗他仍是一件可能的事。這樣的話,民主黨不能推出迪安這樣的極「左」派候選人。最理想的人應該是一個中間偏左的人物。這一來可以激發起民主黨基本群眾的士氣,二來可以爭取中間選民的同情。
在上周二舉行的愛荷華州總統初選時,麻省民主黨參議員克里脫穎而出,得到了最多的選票。北卡民主黨參議員約翰.愛德華茲讓許多觀察家跌破眼鏡,拿到了第二位,而不久前被人看好的迪安卻屈居老三。迪安在愛荷華敗北後又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他在電視鏡頭前「失態」,用了不雅的言語來表示自己的政治決心,結果大丟其丑,他的白宮之夢也就泡了湯。
在二十七日新罕布什爾州的初選結果揭曉後,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究竟是誰基本上已能看出。不出意料,克里大獲全勝,成了民主黨總統候選賽中的領先者。迪安雖然拿了第二,但他差了克里十三個百分點,因此被許多人認為基本上沒甚麼戲可唱。退休將軍克拉克和愛德華茲參議員可以說是並列第三。
從這一結果來看,克里最終出線的可能極大。過去二十五年中,民主黨中在愛荷華和新罕布什爾獲勝者最終都贏得了該黨的總統提名。克里現在普遍被人看好,熱錢滾滾流入他的競選帳戶,因此在今後最關鍵的一個月中有巨大優勢。
唯一能和克里競爭的是愛德華茲參議員。他也算是民主黨的中間派,又是南方人。過去四十年中,只有南方的民主黨人(約翰森、卡特、克林頓)能夠打贏總統大選戰。因此愛德華茲會強調他的所謂「南方感召力」。愛德華茲的南方背景在今後一個月內十分關鍵。許多南方的州都將舉行初選,如果他能獲一半以上的勝利,他就可以挑戰克里。對愛德華茲來說,必勝之戰是下周二的南卡初選。如果他敗了,那麼他的前途將十分暗淡。
克拉克將軍的唯一希望是亞利桑那州。如果他在下周二不能贏得亞利桑那的初選,他將不得不考慮重新過起舒適的退休將軍生活。假如愛德華茲成為民主黨總統提名人,克拉克將軍可能會成為副總統候選人,因為這可以彌補愛德華茲外交、軍事經驗的不足。
但如果克里參議員最終獲得民主黨提名的話,他不需要克拉克將軍,但他可能邀請愛德華茲「入伙」,從而讓一個南方人來「平衡」民主黨的總統、副總統提名人。這是因為克里本人參加過越南戰爭,打過仗,得過勳章,因此他完全可以在外交、軍事上和布殊競爭。愛德華茲是一個出身平民、全靠自己本事起家的律師。人長得帥口才出眾,是一個很好的搭檔。
假如克里和愛德華茲聯合,布殊和切尼在十一月將遇到很難對付的競爭者。屆時的總統大選將是一場難得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