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衞專家對遏止禽流感沒有良方,只得全面殺雞殺鴨,但要有效控制疫情,全賴雞農的合作,關鍵在於當局是否公平合理地賠償雞農的損失。可是多個爆發禽流感的國家出價太低,雞農寧願私藏或吃掉雞隻,也不願血本無歸地上繳雞隻,令疫情無法有效受控。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官員瓦格納坦言:「賠償是決定控制疫情的最關鍵因素,若賠償金額太少,雞農不會宰殺雞隻,甚至可能暗中兜售病雞。」
在爆發禽流感的地區中,南韓政府以十足市價賠償給雞農,台灣則以每隻雞二十港元賠償給雞農,但東南亞的貧困雞農卻沒那麼幸運,政府的賠償金額少得可憐,令雞農死也不願殺雞。
駐越南的糧食及農業組織官員雷琴勒指出:「政府對每隻被屠宰的雞只肯賠五千盾(二點三港元),但每隻雞的市價是五萬盾(二十三港元),這解釋雞農不願殺雞的原因。」
瓦格納表示,越南政府把賠償雞農一事交給省政府處理,但省政府沒錢,也是造成殺雞無法落實的原因。泰國雞農也面對同樣問題,有雞農投訴政府只賠雞價的一半。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