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我代表院校及政府

林太:我代表院校及政府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是政府的諮詢組織,角色本是作為政府與院校間的橋樑,但因掌握了撥款的生殺權,愈顯坐大。曾為銀行家的主席林李翹如,昨日公布大學未來發展的報告書時,毫不掩飾大班氣派,多次堅持己見,認為記者應留意報告對大學的好處;對於關鍵的錢銀安排,卻帶記者「遊花園」。
林李翹如昨日形容該報告規劃了大學未來十年、八年的發展,但對於大學將發展成哪個模樣、教資會如何分配院校撥款等問題,通通以「佢哋(院校)自己知點做……大學校長都唔緊張啲錢,你哋唔好問」作回應,對於處理公帑是否要有透明度,她說:「我就係負責管理公帑嘅。」

意見直通特首
教資會與大學間的商討,似乎已成了「商業秘密」,林李翹如在與傳媒午膳時直言,教資會與大學之間「簽咗contract(合約)」,大學獲教資會撥款,承諾提供某些課程與學生人數,若做不到就是毀約,大學要自己承擔後果。
教資會的對口單位是教統局局長,林李翹如言談間透露她不時會與特首對話,「阿董生都有問我,八間大學係咪太多呀……」但她強調,之後也會透過正式文件經局長處理。
林李翹如曾是教統會主席王䓪鳴中學時的老師,其後轉職恒生銀行。
本港每年五百億元教育開支,其中三成由教資會批核給大專院校。對於有大學校長質疑教資會的功能有變,林李翹如昨形容:「我代表院校,亦代表政府。」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