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月旦:陳鳳榮有餃子吃嗎? - 古德明

常山月旦:陳鳳榮有餃子吃嗎? - 古德明


古德明

農曆年三十晚,新中國總理溫家寶到了河南,和省長李成玉等登門拜訪鄭州貧民陳鳳榮。新華社圖文並茂,發表了溫家寶在陳家廚房裏看餃子的照片,標題是:總理關心貧家有沒有餃子吃。
我不知道溫家寶拍完照片離去後,李成玉手下有沒有向陳鳳榮討回餃子。但溫家寶要貧家吃餃子,倒使人想起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唐妮,以及晉朝惠帝。
惠帝的故事,讀者一定都耳熟能詳。他聽到百姓沒飯吃,就問:「何不食肉糜(肉粥)?」(《晉書.惠帝紀》)安唐妮王后的故事也差不多,她聽到小民沒麵包吃,就說:Quilsmangeantdelabrioche(叫他們吃蛋糕吧)。這位王后和晉惠帝假如有新華社記者那樣的史官,應可稱為關心民困的賢后明君。
最近,中共宣布新中國已進入小康時代,人均生產總值達一千○九十美元。不過,據財政部科研所教授楊周南說,大陸八成財富落了在二成人手上。
溫家寶與其問賣血的農民、乏錢上學的兒童有沒有餃子吃,不如問問他的幹部怎樣牧民。
香港電台《鏗鏘集》最近有一則報道:重慶永川市有個姓楊的家庭,一年收入四百元,卻因文盲不識王法,早了四年產子,被幹部罰款一萬二千元。二十三歲的妻子於是投繯自殺,丈夫把她葬了,不料又觸犯禁止土葬的王法,被罰款幾千元。他和四歲的兒子、七十歲的母親年初一大概沒有餃子吃了。至於永川市的幹部,大概也沒有吃餃子。他們吃海錯山珍。

舊中國稱道的君主,治國首重大體。例如唐太宗貞觀初年,宰相房玄齡、杜如晦都親自聽訟,有時一天處理幾百宗案件。太宗皇帝知道了,責備他們失職:「公為僕射,當助朕憂勞,廣開耳目,求訪賢哲……此則讀符牒不暇(現在你們只顧審案),安能助朕?」太宗於是下令細碎案件須交宰相屬員處理(《貞觀政要.擇官》)。愛民在於任賢,這就是從前我國政治的大體。
現在,新中國總理的善政,則在於遊三峽時,為一農戶追討欠薪;巡河南時,問一貧家新年有沒有食品應節。
當然,對中共幹部來說,溫家寶、胡錦濤還有很多善政。例如前北京市長陳希同貪污了不知多少億元,一九九七年被判入獄十六年,現在已獲胡錦濤正式釋放,成為全國各級幹部的榜樣。
陳希同在上,陳鳳榮有餃子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