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處理禽流感的手法,與去年初沙士危機時非常相似:開始時矢口否認爆發疫症,無法隱瞞時才公開少許疫情,但否認是禍源;至情況惡化、外界壓力增加才低頭招認,然後成立總指揮部,雷厲風行的全國防疫。
在周遭東南亞國家慘受禽流感蹂躪時,與這些國家衞生情況不相伯仲、禽畜飼養方法相似的中國,卻獨善其身。可是,世界衞生組織的專家懷疑中國早已出現疫情,只是沒有公布,因而一直要求派專家小組到廣西調查,但遭到阻撓。
與此同時,香港傳媒本月二十六日報道,廣西爆發禽流感。中國政府第二天證實這則消息,並公布湖南、湖北也出現疑似個案。之後,農業部再沒公布詳情。
世衞只好軟硬兼施,一方面安撫北京,不直接批評廣西隆安縣的鴨大規模死亡後四天才向外公布;另方面不斷向農業部及衞生部施壓,索取更多資料。面對農業部的「拖字訣」,世衞專家向國際傳媒投訴,批評中國官員不合作。
國際傳媒也開始質疑中國政府隱瞞疫情。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指亞洲禽流感源自中國,權威科學雜誌《新科學家》也發表文章,指去年初華南地區已爆發禽流感,內地官員隱瞞事實。
面對巨大國際壓力,國務院態度轉趨積極,總理溫家寶前天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八項措施,包括要各級政府「按照規定的程序及時、準確公布疫情」。第二天,當局公布的疫區也暴增一倍,跟一年前中央怒炒兩名涉嫌隱瞞疫情的高幹後、北京沙士患者激增十倍的情況相似。
而且,中國政府也應用了不少沙士危機時的措施,應付這次禽流感疫情。去年國務院成立防治沙士的總指揮部,由副總理吳儀任總指揮;今次國務院也成立了防治禽流感的總指揮部,由負責農業工作的副總理回良玉任總指揮。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