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董建華於本月七日發表的施政報告,除指政制檢討涉及中央與香港關係外,亦首度開腔,謂上月述職時,國家主席胡錦濤表明中央極度關注香港政制發展,並闡述相關的原則立場。再加上「四大護法」的言論,使當局猛然意識到「確有需要」清楚理解《基本法》有關條文,故成立一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包括律政司司長及政制事務局局長的政制發展專責小組,開展認真的研究及理解工作,並諮詢港澳辦及人大法工委等中央部門的意見。當局亦希望港人能繼續理性思考和討論,發表意見。施政報告違反政改諮詢時間表延至本月公布的承諾,惹來市民不滿,難怪林瑞麟局長的評分創下歷史新低。
全港市民經歷循序漸進的各級議會選舉,望穿秋水,期盼政制民主改革已逾二十載。再加上《基本法》條文已清楚列明行政長官及全體立法會議員的產生辦法以普選作最終目標,故我們要求二○○七、二○○八年落實普選,實在合理合法之至。而《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亦清晰列明步驟,若我們要改變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席的產生方式,需要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二多數通過,行政長官同意,並報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批准及備案。相關條文已令我們明白政改需要中央的參與及支持。
由於政改須通過重重關卡,並須與中央協商,實非易事。故我們一直爭取及早展開討論,中央亦可透過其喉舌參與;然後立法會依從《基本法》附件一、二,進行本地立法工作,再上報中央,以落實○七及○八年普選安排。此舉可讓政府透過政制民主化加強認受性,改善施政,達致雙贏。
但中央卻一反克制常態,強勢介入,力指香港沒有政改主導權;而當局亦刻意拖拉,政制發展專責小組更於日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提出以往重未提過的觀點,指政改可能涉及《基本法》等憲制層面的法律修改,企圖令政改無必要地複雜化,使○七、○八年落實普選無望,並令人質疑有關論點是否受中央影響而提出。
數十萬名市民有感小圈子選舉產生的行政長官治港無能,參與遊行,提出「還政於民」。我們的訴求及行動贏得國際肯定、稱譽和關注,卻惹來外交部的抨擊。而中央賴以掌握香港民情及實情的駐港機構要員及親中人士,則重彈老調,強調港人較回歸前享有更多民主。此等言論反映他們無視香港代議政制發展的歷史,遺忘成立臨立會、廢除兩個市政局、恢復區議會委任制等措施如何戕害香港回歸後的民主發展。春節前四大護法之一的蕭蔚雲以北京法律專家的身份來港,謂中央會牢牢捉緊本港民主發展,雖他事前明言不代表中央,但蕭的言論明顯企圖喝停政制民主化工作。
中央排拒民主派人士,偏聽的做法使了解香港實情方面的工作失之交臂,因此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的工作格外重要。如何充份諮詢港人,向中央反映實情、令小組工作具透明度,以及捍衞我們進行政制民主化的權利,全是市民對小組最基本的要求。
為了讓市民有空間表達意見及討論,政黨及民間組織已開展民間諮詢工作。我們應把握每個機會,各抒己見,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
前綫立法會議員 劉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