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頓報告為貝理雅政府開脫,卻嚴厲批評英國廣播公司,BBC瀰漫着一種受創卻不忿的情緒。在BBC網站周三的記者手記中,首席政治記者馬德爾寫道:「這天對BBC肯定是毀滅性的一日。」
痛心,是政治記者萊伊的感受:「從周三下午一時半開始,我就把赫頓報告像暖氈一樣緊抱。但我得說,對所有BBC人來說,報告給不了多少安慰。」
「BBC有種被轟呆了的感覺,公司不肯定怎樣回應。BBC早預了捱批,但一直以為政府都會受到批評。」媒體新聞記者海厄姆指報告只轟BBC不轟政府,令BBC成為眾矢之的,就算主席辭職,要挽回公信力也要一段時間。
BBC前編輯利德爾更憤憤不平,他在吉利根作出那篇被報告指為「沒有根據」的報道前已離職,但仍大力維護前下屬,指吉利根的報道「基本上正確」,是「十年來最重要的政治新聞之一」,只是法官調查的金科玉律「傾向為政府開脫」。
在遠離風眼的香港,BBC員工持觀望態度如常工作。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員工表示,赫頓報告可能要令BBC額外受到獨立機關監管的主張,更加振振有詞,但事件的衝擊和影響,要視乎管理層如何回應。該員工又不認為BBC深陷危機:「只是一篇報道出問題,大多數報道都仍達到公平報道事實的標準。」
七十年代曾在BBC工作四年的專欄作家詹德隆則認為,吉利根的報道未向獨立第三者求證,的確是有問題,「BBC對政府有好多批評,多年來有好多牙齒印,今次被人捉到做事欠仔細,因而招來話柄。」他指BBC維持獨立地位要靠自己的公信力,「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但加強監管也不能管得太緊。
英國廣播公司/《泰晤士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