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京來說,香港果然是一本難讀的書,香港人講民主人權,不是應該很「西化」的嗎?怎地哪個局長去不去求籤,哪位鄉紳求着根甚麼籤,都可弄出滿天神佛?掉過頭來,香港人看北京,就像一本字典,字典不是要來讀,而是要來逐字查證的。中國入世貿、辦奧運、溫家寶訪美、胡錦濤訪法,泱泱風範,但一說到香港政府,就仍然回到山寨王的一副猙獰。
毛孟靜
雖然那副猙獰,並非由胡溫領導人直接表達,而是透過蕭蔚雲護法來港間接流露。但蕭老對《基本法》有關政改條文像玩沙蟹拋浪頭式的演繹,已令他的到訪成了一齣笑劇,甚至鬧劇。
北京看似十分反對香港民主化,到底是真情為民建聯九月助選(民建聯實牙實齒支持○七普選特首,○八普選立會,塑造出敢於與北京「對着幹」的形象,肯定討好),抑或是一心一意恐懼陳方安生真個東山復出,問鼎特首寶座,暫時不得而知。但社會一項共識是,北京對香港搞普選有擔心,沒信心。擔心真會選出與京城對着幹的特首,沒信心之後仍然穩得住香港。
曾蔭權等於是奉召上京朝聖,給大律師公會主席陳景生揶揄道,此行等同求神問吉凶,陳着曾蔭權「不如叫何志平去求多支籤好過」。陳景生這招滿天神佛,卻是錯着。他話是說對了,姿勢卻大大有誤。情況像有個人好醜樣,是事實,但實在不好兜口兜面去說「你好醜樣」,大家要講究客套,或叫虛偽。這番揶揄的負面訊息,可以讓北京解讀為都還未坐下談,你先老大拍一下桌子,你的意氣風發,我們就真一管到底。
不管法治政治,有一句老話:不淨計自己是對的,還要計自己是做對了。(It'snotjustaboutbeingright,butalsodoingright.)講究原則,更講究手法。
同樣地,法律學者陳弘毅顯然認為,中央橫豎要管,就不如索性成立一個中央及特區聯合小組專攻政改,相向交流,好過現在的上下溝通。陳教授誠意可嘉,讀過他早年的一篇主題為「我們是歷史的孤兒」文章後,亦不懷疑他是真愛國者。但他的建議在香港只生反面意義,「阿爺都未開聲,就急急先叩頭」。民情如是。
數月前,陳弘毅在《信報》一篇訪問說,香港依《基本法》搞政改,沒問題,只要三分二立法會議員通過,特首同意,中央不可能不批准。陳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是得北京信任,土生土長受西方法學洗禮的開明學者。北京對香港政改忽然企硬,顯然連他也始料不及。去年中,香港在陷入二十三條立法危機之際,陳教授在報上撰文籲董建華臨崖勒馬,情詞懇切。這一次,也希望他依樣葫蘆,繼續做對了。
由朱耀明牧師及夏其龍神父牽頭的民主發展網絡,有個口號是「開開心心爭民主」。但這裏頭仍是要劃一劃界線的:人民可以嘻哈,人民代表不可以嘻哈。
爭民主需要莊重。見民協中人拉着全套戲服的新春財神去向董建華拜年爭普選,那份政客做騷的味道濃得化不開,怕有反效果。
爭民主也需要專注。朋友夫婦參加了那個在董建華宣讀施政報告後的民主集會,他倆為爭政改而來,聽台上的話卻是「五花八門爭出位」,包括爭取娼妓權益,兩人只歎滿天神佛。
爭民主,不可淨計自己是對的,還是計自己是做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