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鴨首驗出染毒

台灣鴨首驗出染毒

禽流感疫潮在台灣愈演愈烈,除再有三個雞場的雞隻染病外,更首度發現鴨含有禽流感病毒。台北一個街市的活鴨被驗出帶H5N2「亞洲型」病毒,是台灣首次驗到有水禽類動物感染禽流感,來源地則是雲林縣一個農場。當局下令撲殺該農場的一萬隻鴨。

已殺雞逾十萬隻
台灣農委會防檢局昨天證實,台南縣佳里鎮一個養雞場,以及嘉義縣六腳鎮兩個養雞場,都發現毒性較弱的H5N2禽流感病毒,當局已下令撲殺這三個農場共五萬多隻雞。連同較早前銷毀的彰化縣芳苑鎮和嘉義新港兩家農場的雞隻,台灣當局在這波疫潮中,已銷毀了逾十萬隻活雞。
防檢局長江益男昨天早上九時半公布這項消息時還透露,他們在較早時的例行檢測中,發現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一隻活鴨的樣本帶有H5N2病毒,並追查到這隻活鴨來自雲林縣一個養鴨場。
驗疫人員隨即對養鴨場方圓三公里共九個家禽養殖場,進行全面檢驗,結果在其中一個養鴨場驗出H5N2病毒,當局立即下令全面銷毀養鴨場內的一萬多隻鴨。江益男說,由於發現的H5N2和較早前彰化縣雞隻發現的不同,相信病毒是由候鳥傳染。

恐病毒交叉感染
彰化縣動物防疫所所長郭丑哲說,鴨屬於水禽,和雞不同的是,鴨感染病毒後不會病發,但會把病毒一直留在身上。全面撲殺鴨,主要是擔心鴨身上的病毒會隨着空氣和水流傳染給雞或人類。
對於台灣中南部相繼發現禽流感,專家表示,雞隻感染的H5N2都是「美洲型」,而非毒性較強的「亞洲型」,相信是雞農擔心雞隻感染H5N1而聽信走私疫苗的「注射大隊」,擅自為雞隻注射流感疫苗。可能走私疫苗的消毒不完全,令注射過的雞反而染上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