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分辨止痛藥對症下藥

健康地帶:分辨止痛藥對症下藥

相信沒有人在一生裏未嘗過痛楚的滋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在另一角度來看,疼痛的反應是身體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使身體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遠離有害物體,將受損程度減致最低。但長期慢性疼痛不但令患者情緒困擾,嚴重的更可使患者失去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
我們的感覺神經末梢上有一些神經受體nociceptors。當受到機械性、冷、熱及疼痛物質如組織胺、prostaglandins、蛋白質等產自受損細胞組織的刺激後,將之轉化為脈衝,通過脊髓神經傳至腦部。經腦部分析後,再將神經信息轉化為疼痛的感覺。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是透過抑制環氧化cyclo-oxygenase(COX)來減少prostaglandins的製造,達到抗炎的效果。但藥物可使腸胃不適,所以應餐後服用。這類藥物可用於肌肉受傷、腱帶拉傷、關節扭傷等運動創傷,痛風症及關節炎。

撲熱息痛適合長者
選擇性COX-2抑制劑可降低對COX-1的抑制,使腸胃壁黏膜可發揮保護作用,血小板正常運作。此類藥適用於曾經腸胃潰瘍,有胃出血及長期服用高劑量止痛藥的病人。口服藥有celecoxib、etoricoxib、rofecoxib可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及骨關節炎。parecoxib注射劑則可短期治療手術後的痛楚。婦女經痛可用mefenamicacid、rofecoxib。其他如頭痛、牙痛、骨痛或炎症性疼痛也可使用NSAID。
撲熱息痛paracetamol除可退熱外,也可用於頭痛、牙痛、肌肉痛等,但沒有消炎作用,適合長者(腎功能較差),而且不會使腸胃不適。一般成人劑量每日最高四克,即八粒五百毫克藥丸,分四次服,但過量可導致肝臟受損。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