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赤柱監獄總監督鄭文偉遭囚犯襲擊事件有新發展,警方調查後相信疑犯犯案動機單純,主要因不想返回內地服刑,於是拖延在港刑期而犯事,應不涉及獄中毒品交易被識別而買兇傷人等勾當,犯案兇器則疑是用監獄工場製造路牌的剩餘金屬材料製成。
警方西區重案組探員昨午再到懲教署的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為疑犯何毓桓錄口供,兩名目擊事發經過的太平紳士已向警方提供資料。早前有傳疑犯犯案兇器懷疑是電池內的銅片製成,但警方調查後發現,該塊半呎長、一吋多闊的鐵片疑是用監獄工場製造路牌的剩餘材料打磨後製成。
由於疑犯屬獨立囚禁的甲級罪犯,在獄中又不是擔任路牌工場的工作,他如何取得兇器及當中是否存在保安漏洞等問題,將交由懲教署內部調查。
另外,懲教署前晚抽調百多名人手,到赤柱監獄搜倉。消息指,共有八名囚犯被發現藏有違禁品,包括用電池銅片打磨成的𠝹刀及一份波纜,但相信與案無關;部份囚犯私下埋怨因綽號「花柳全」的疑犯何毓桓涉犯事,卻連累所有囚犯接受搜查。
此外,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日前指,懲教署委派高級監督(服務質素)潘永康調查事件並不適當,因他的職級較遇襲的赤柱監獄「一哥」鄭文偉為低,隸屬組別又負責保安事宜,有自己查自己之嫌。懲教署發言人昨稱,目前仍由潘永康作內部調查,但若需要為高級監督以上職位人士錄取資料,將由助理處長級人員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