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前線:<br>打機防猝死:玩1個鐘停15分鐘

健康前線:
打機防猝死:玩1個鐘停15分鐘

早前有兩則新聞,分別是國際新聞報道韓國機迷的病態,及香港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公布一項有關初中生參與網上遊戲與父母關係的調查研究,道出打機對青少年身心影響,特別是香港中小學生,新年假期過了大半,拜完年留在家中除了做功課,不少學生便會選擇打機,其實打機猝死再不是奇聞,其對身心影響亦是父母要關注的問題。

記者:邵超 攝影:蔡鴻雯
模特兒:Bob(StarAsiaWorkshop)

專家金句

■「休息係最好嘅治療方法。玩緊張嘅遊戲,最好玩一至兩小時內有15分鐘嘅休息時間。」
譚一翔醫生

■「父母嘅警覺性要加強,別以為子女坐喺屋企就等於乖,或者以為佢哋對住電腦打字就係做功課。」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協調主任葉穎思

「沉迷」則易沉溺,要回頭便太難。許多機迷以為自己跟《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的主角一般,揀選了紅色藥丸,只是電影主角服藥後看到了真實,而學生們卻把虛擬與真實搞混了。專家亦云:打機真係會上癮。

■當青少年代入遊戲主角,武器在手,帶給他們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的成就感。

發夢都見到遊戲世界
譚一翔醫生表示,長時間打機緊張過打通宵麻雀,因為人長期處於緊張及興奮狀態,自然百病叢生。「一個人三、四日唔休息,大腦過度疲勞就會造成感知功能失調、心神恍惚、判斷力差,工作或駕車時便會容易發生意外。大腦過度活躍,導致夜間失眠同夢到遊戲世界,容易令人思想混亂,產生幻覺。」現今科技發達,放在玩家面前的,不再是一個電腦螢幕畫面,而是一個「真實世界」,韓國就有機癡在精神錯亂下誤殺親妹,可能是把親妹當成敵人了。

■科技發達,雖是看着電腦畫面,也恍如親歷其境。

影響集中及思考力
機迷、機癡長期「奮戰」,加重對心臟的負荷,會過份虛耗壓力荷爾蒙。壓力荷爾蒙泛指腎上腺素、甲狀腺和生長荷爾蒙。當一個人長期不休息,用來平衡的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增加,耗盡時身體機能便會失調,血壓降低或血液供應不足,「玩至唔飲唔食,連最基本嘅生命條件都唔能夠維持,都係佢哋猝死嘅原因。」譚醫生說機迷若承受不住頭痛或胃痛而自覺地去休息猶可挽救,不知節制的結果是對大腦的損害無法估計,日後集中力和思考力都會較差。

長期打機害處
身體:胃痛、頭痛、疲勞、感知功能失調、判斷力轉差、失眠、思想混亂、猝死
心理:對生活中其他事物及社交缺乏興趣、脾氣暴躁、人際關係轉差、自卑

■過度沉迷遊戲中的殺戮戰場,性格傾向脾氣暴躁,或有可能做出傷害別人或自己的事情。

大多機迷脾氣暴躁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協調主任葉穎思說:「長期沉迷打機,日頭上堂自然無精神,學業成績退步,無成就感自然唔想讀書,又再沉迷打機,對其他事情都失去興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睡眠不足、長期不事生產而產生的自卑感,加上遊戲的暴力成份,大部份機迷都會傾向脾氣暴躁。據葉小姐觀察,香港青少年沉迷於暴力遊戲,尚幸未有太多做出自毀或傷害別人的個案,只是機迷打機打至廢寢忘餐,大多患上胃痛,也有人因此而近視加深。

父母化解有計
父母可以做甚麼來幫助孩子?葉穎思有以下的建議:
1.父母應該跟子女學習電腦,以便了解子女正在做甚麼。
2.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興趣及成就感,均衡發展。
3.及早跟孩子協議使用電腦的時間。

■子女沉迷打機雖浪費青春,但父母應以正面的態度處理,打罵無補於事。

過來人:後悔無諗後果
許多無業青少年或學生都是職業機手,販賣從遊戲贏來的「武器」。機迷阿文個人最高紀錄是兩日兩夜不眠不休,每天打13至14小時的日子,維持幾近半年,阿文說:「𠵱家諗番轉頭好後悔,喺沉迷前諗諗後果,就唔值得盲目浪費時間換虛擬武器,賣武器唔啱,用真錢買虛擬武器更加愚蠢。」

■遊戲世界的一事一物都是虛假的,若要選擇花錢買相關產品的玩具或虛擬武器,玩具還算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