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席胡錦濤訪問巴黎,法國政府破格禮遇,讓出香榭麗舍大道,舉行舞龍的廟會式巡遊,法國政府還用幾百枝紅燈,把一座巴黎鐵塔映成血紅色。
法國對古老的中國,有一股浪漫的情結。法國人喜歡文化藝術,比起英國和日本這些島國對於第三世界文化的輕視,法國對亞洲人的藝術文明比較尊重。法國人對吳哥窟研究得最深,法國總統希拉克對中國夏商周代的青銅器的認識,也有國際專家的水準。法國前總統季斯卡,不但有一個禿頭、一雙單眼皮的小眼睛,樣子跟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有九分神似,而且在退休後,以七十高齡,還學習中文,據說還得到武漢大學頒授的語文學位,今天還可以用中文國語發表演說。
對於現代的共產中國政權,法國人打心底裏也有親切感。中國清末的思想家嚴復、康有為,外交家郭嵩燾,本來希望中國和平改良地現代化,學英國不必流血,可以架空皇室,由議會和首相統攝大權。但後來由於義和拳匪亂的恐怖主義,西方八國派出「維和部隊」進駐北京,另一個說法,叫做「八國聯軍侵華」,另一方面列強向中國索償,下手也略狠了一些,太多的不平等條約,中國的民族主義激情高漲,催生了中共學蘇聯的暴力革命。蘇聯的十月革命,其實就是學法國大革命的恐怖時代,殺掉國王一家,滅絕貴族階級,中共學蘇聯的革命恐怖,跟大佬,雖然跟蘇聯,但其實法國才是中共的「阿公」。
因此戴高樂搶先與共產中國建交,不光是為了跟美國鬥氣。法中兩國都掀起一場血腥的革命,但人家法國是真革命,雖然付出了近三萬條斷頭台上無辜人命的代價,到底實現了民主、自由、博愛。中共的偽革命,五十年代鎗斃了幾百萬地主,但中國農民的命今天還很賤,中國的官場還比沒「革命」時的國民政府更貪污腐爛。
法國對中國的情結,正是一絲文化的薰香加上一股政治的血腥味糾纏而成的,加上法國還想利用中國廉價勞工市場再狠刮幾筆。因此,連《花都奇遇結良緣》裏柯德莉夏萍倩影出沒的香榭麗舍大道,都變成了「唐人街」,法國人性格之極端,令人嚇一跳,但幸好,只限於一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