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新年𢭃利是本來是件開心的事情,但深圳父母卻為此大傷腦筋。一些中產家庭的孩子,今年收到的利是錢少則數千,多則兩萬。原來現在一般深圳市民給小孩的利是,每封公價二百元。家長們負擔加重之餘,又怕孩子亂花錢肇禍。
開公司的陳先生說,他今年讀中一的兒子,新年時收到的利是錢差不多兩萬元,相當於一名普通女工整年的薪金。看到孩子得意洋洋的樣子,他不知道該怎麼教導他。前日,他打通家長求助熱線時,才知道同病相憐的家長多的是。
賴先生因兒子喜歡上網,平時盡量少給零用錢,以控制孩子上網的時間。不料孩子在春節一下子收到五千元利是,他擔心孩子因此失控。做教師的陳女士也表示,她想過沒收孩子的利是錢,但孩子強調自己有權支配這筆錢,大人要給予充份尊重。
近年深圳經濟快速增長,一些有特殊身份的家長,例如警察、稅務局、海關等人員,一般市民封給他們孩子的利是,一封兩百元尚算正常,有人動輒一封就上千元,其實是變相「行賄」。
在這種風氣下,一般打工仔大叫吃不消。月入四千元的章小姐表示,一過年她就發愁,因為她的親戚朋友加起來有十多個小孩,每個小孩給兩百元,就花掉她幾千元。
為了減輕家長負擔,有專家建議孩子和父母分擔學費。孩子正在讀小學的胡先生,每年孩子收到利是後,父子倆都拿出同數量的錢,存入孩子的「上學基金」,講明日後孩子上中學,甚至大學的學雜費,都在基金扣除。
也有家長表示,會讓孩子用利是錢買自己喜歡的圖書和樂器;有家長說,會鼓勵孩子捐錢給孤寡老人或貧困人士;也有人表示會教孩子投資,如購買國庫債券等,從小培養孩子有正確的理財觀念。
廣東《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