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沒有法律?有,當然有。很多老外為了做中國生意都去北大、清華讀法律。但這些讀了中國法律的老外,永遠不會因而成為中國通,或者能夠處理中國人的案子,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國情」。
北京年三十的報上出現一件沒有人注意的交通事故:一個司機走錯路,在高速公路上倒車,倒入了對面行車線,被後面跟來的一部黑色轎車撞上,意外中沒有人傷亡,時間是清晨六、七點。然後根據目擊者報告:黑轎車的司機不停地圍着自己的車走,一面講手機。交通警很快到達現場,隨後也來了一輛白色麵包車,司機下車後向交警說情,交警懷疑黑色轎車的司機酒後駕駛,正要測試而又未測試之際,黑色轎車司機居然上了白色麵包車絕塵而去,把轎車留在現場。問交警怎麼處理?交警說:「我國法律暫時對這種行為沒有明確的條文。」
來中國學法律的老外會立即翻查中國律典,或者為中國法律有漏洞而不值。「明白國情」的會把現場錄影帶快放到白色麵包車司機向交警說情後,再慢放交警要測試酒精濃度但「正要測試而又未測試之間,黑色轎車司機失了蹤」。
中國人是講情面的民族,是叫「中國國情」,在「國情」與「國法」劃等號的情況下,以下幾隻法碼會對比重起作用:
(1)社會地位。(2)朋友證。(有如會員證,會員有特別待遇,當然要入會費。)(3)案情輕重。(4)運氣。
在以上一宗車禍裏,大概前一、二、三都起了作用,所以在肇事現場,交警虎視的情況下,環境與國法都會突然出現一個空間,就像紅海在中間分開了一樣,當事人可以遠走高飛無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