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鴨集體死顯示毒性強

廣西鴨集體死顯示毒性強

廣西養鴨場的鴨感染了禽流感H5N1病毒,導致當地的禽隻死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指出,鴨鵝等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帶有病毒一般不會病發,一旦爆發禽鳥集體死亡,顯示該病毒的毒性及傳播能力很高。
黃世賢說,鴨鵝可以帶有不同品種的禽流感病毒,也不會病發或死亡,如內地的鴨突然因為禽流感病毒死亡,顯示病毒出現變種,毒性增強,對鴨的殺傷力增加,傳播機會很高,才導致集體死亡。

本港水禽多帶H9病毒
禽流感病毒的品種由H1至H15不等,漁農自然護理署監察本港水禽,大部份均帶有H9病毒,但對水禽健康沒有造成影響。而各種禽流感病毒中,以H5及H7病毒的毒性最強,可令禽鳥集體死亡。
當禽鳥身上病毒的基因呈現變異,意味病毒基因或可適應在人體生存,病毒即可以由禽鳥傳人。過去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以H5、H7及H9三種為主,當中又以H5N1的毒性最厲害,九七年首次在本港爆發便造成六人死亡;H7病毒去年在荷蘭爆發時,也導致一名獸醫死亡;至於H9的毒性較低,過去本港有人感染後均可康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