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維持活躍生活保持健康

健康地帶:維持活躍生活保持健康

猴年來臨,很多相士都替市民預測猴年的運程。其實,筆者對於生肖運程只作茶餘飯後的話題。不過,猴子的活潑好動而調皮的性格,卻使我聯想起市民需要有一個活躍的生活和健康的體魄。
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常常被稱為「馬騮仔」,從生理學上分析,這是錯誤的觀念,人既是「動」物,不「動」的話就會出現健康疾病。西方先進國家的資料顯示,人們因缺乏足夠運動而產生的「都市型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醫療開支可導致國民生產總值損失約5%至9%。於是,世衞和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均建議市民每天做運動30分鐘,或步行8,000步以上,以求達到健康的人生。

辦公室內作伸展活動
至於對小朋友來說,醫學專家更建議,每天應最少做運動一小時以上,包括跑、跳、擲三類針對兒童身體技能發展的活動,促使身體能量適當地消耗,有效地幫助骨骼和肌肉的均衡成長。小朋友們每天的活動量應維持13,000至16,000步左右,比成年人所需的8,000步高出一倍。
中年人士不妨抽空作多些步行活動,務求每天能夠持續步行半小時。在辦公室內也可以作一些伸展活動,紓緩筋骨;周末到郊野散步或遠足,既能呼吸新鮮空氣,也有助紓緩日常緊張的工作壓力。
長者們則可定時晨運、耍太極或參與社區義務工作,保持活躍的狀態。有空的話,一家大小不妨走到馬騮山去觀賞猴子的生動活潑樣子,也是很好的家庭閒暇節目。
撰文: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雷雄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