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大市雖好氣氛遜

英之見:大市雖好氣氛遜

恒指的調整實在經常性地比預期為淺,一度下破13600,居然又再高收,不過以股份走勢而言,仍然是稍為傾向看淡,主要是電訊股支撐大市而已,先低後高,卻不算有氣勢。
幸好跟風炒落後的策略也算奏效,深圳控股(604)升勢溫和,但有信心之下出擊便算不差。除非基本因素上見到有不利轉變浮現,否則繼續還是選擇性揀選股份出擊便算了,要全力以赴造淡,等踏入熊市也不遲。
太平洋恩利(1174)突破,可能與瘋牛症後再加禽流感有些關聯。不過筆者一直視為長線對象,專心等企業價值提升,也不刻意再推介,何況有心買的,應該早已入市了。
撇開個別股份,工業股近日一直落後大市,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影響,但更加重要的是,現時已不合潮流。
目前大市雖好,整體氣氛還是不及97以前,畢竟從前是高通脹時代,現在只不過是通縮緩和。不過目前的升浪主流,也是炒資產重估,美元弱勢,加上CEPA自由行,令香港商機處處,香港資產忽然間備受重視,樓價以往回升乏力,今次的樂觀情緒卻不可同日而語。

幾年苦日子沒有白過
因此近期升得最勁的股份,是手頭上持有大批資產的公司,管理層根本不需有過人之能,以前大家認為這些資產不值錢,股價因而有大折讓,今日不難善價而沽,股價由低殘變成超買,自然是極具爆發力。
工業股手上的主要資產,不外是廠房機器等生財工具,根本沒有甚麼重估的空間,在資產膨脹期,炒賣資產賺錢的速度,實在令工業家花盡心思努力去賺的血汗錢變得卑微,做對所有環節,邊際利潤只是幾個巴仙,怎及炒股炒樓吸引?
現在這種炒快錢的日子是值得享受,始終遠勝鬥捱的通縮日子,不過過去幾年苦日子的經驗,是值得珍惜。不錯令筆者變得過度保守,在升浪途中沒有盡情把握機會鬥炒,但學懂欣賞一盤生意的角度,以及擺脫97前那種機會主義的心態,實在更加重要。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