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已制訂了將軍澳發展概念圖則,計劃在區內興建海濱公園及長廊、水上活動及划艇中心,以及消閒娛樂兼備的零售店舖走廊等,務求將該區發展成一個動靜皆宜的新市鎮。當局將就發展圖則進行公眾諮詢,並尋求資源落實計劃,不排除由私人發展商提供部份設施。
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昨舉行會議,討論將軍澳進一步發展的可行性。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林鄭月娥表示,該局已經因應第二階段公眾諮詢的意見,完成制訂了將軍澳發展的概念圖則,而該區的人口將由原來規劃的四十八萬減至四十五萬六千。
拓展署新界東拓展處處長林超雄指出,概念圖則的重點減低調景嶺及將軍澳市中心南部的居住密度,增加地面活動空間,並在不填海下發展具規模的海濱公園及水上活動中心。
他解釋,透過河畔公園,可以將居民引領至景致怡人的海濱公園及長廊。至於在海濱公園內,將有「無敵海景」食肆、街頭藝術表演場地,以及多元化零售店舖。
當局又計劃興建一個水上活動及划艇中心,為居民提供富動感的消閒選擇。在交通方面,當局則會興建西岸公路、一條大橋連接西岸公路及將軍澳地鐵支線上蓋大型物業「夢幻之城」、以及多條特色行人天橋。
議員陳偉業擔心,當局在落實有關概念時,整體景觀會因為地產商發展物業而受到破壞。議員何鍾泰則建議,當局可考慮在大橋上加添夜間燈飾,以吸引外來遊客。
林超雄回應時表示,當局將進行第三階段公眾諮詢,並考慮以何種方式規管發展商,其中包括在賣地時加入特別條款,以及在分區計劃大綱圖內限制發展物業的高度。由於政府資源緊絀,落實計劃時不排除會由私人發展商參與提供部份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