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前線:<br>新春狂歡食療調理4大後遺症

健康前線:
新春狂歡食療調理4大後遺症

放了幾日年假,大家是否大吃大喝兼且玩到通宵達旦?如是,身體可能已響起警鐘,想解救?中醫或營養師建議任擇,可助你回復體力,開工大吉。

記者:陳淑君
攝影:黃子偉
模特兒:Doris(StarAsiaWorkshop)

中醫話
中醫余康明表示,在農曆年假期間暴飲暴食、睡眠不足、日夜顛倒等可導致以下四大病徵,各建議療方可以連續服用三天,以作調理。

1.嗜睡疲倦
解藥:除滯湯
主要表現:身體虛寒又亂食寒涼食物,如汽水、糖冬瓜等,會影響脈搏無力,腹部不適、嘔吐清水、胃口欠佳、頭重身重、四肢乏力、嗜睡疲倦、大便稀爛、舌淡口淡。
療方:健脾除滯湯
材料(1人份):黨參5錢、雲苓5錢、白朮3錢、山楂2錢、穀芽5錢、法夏3錢、炙甘草3錢、淮山5錢
做法:清水4碗煎至1碗
注意:有感冒、喉嚨腫痛及發高燒者暫時不宜

2.月經失調
解藥:降火湯
主要表現:平日虛火偏多,加上節日期間捱更抵夜,令人脈細而快,出現面唇潮紅、口苦咽乾、潮熱盜汗、激動煩躁、心悸胸翳、睡眠欠佳、性慾亢進、小便短少、月經失調。
療方:滋陰降火湯
材料(1人份):黃柏3錢、知母3錢、熟地5錢、霍山石斛3錢、澤瀉3錢、龜板5錢、鱉甲5錢、山萸肉3錢
做法:清水4碗煎至1碗
注意:腎虧虛寒者忌食

3.胃腸熱滯
解藥:清熱湯
主要表現:如食得過多肉類及煎炸食物,又飲酒過多的人,往往令脈快有力,出現腹部灼熱疼痛,胃氣多酸臭氣味,也有嘔吐、口乾口臭、腹脹便秘、暗瘡暴發、咽喉不適、發熱頭痛、舌苔黃厚等。
療方:清熱消滯湯 
材料(1人份):竹茹2錢、連翹3錢、麥芽5錢、雞內金3錢、火炭母5錢、黃連2錢、枝子3錢、蜜棗2個
做法:清水3碗煎至1碗
注意:身體虛寒者如怕冷者不宜服用

4.氣血俱虛
解藥:雙補湯
主要表現:如病後初愈,身體虛弱或體質差的人,若果飲食不當兼休息不足,往往會脈細無力,出現面色委黃、唇甲蒼白、全身疲乏、氣促心跳、頭暈眼花、多睡嗜睡或失眠多夢、月經失調、性功能下降等。
療方:氣血雙補湯
材料(1人份):高麗參3錢、北芪5錢、雲苓5錢、白朮3錢、杞子5錢、當歸5錢、川芎3錢、熟地5錢
做法:清水3碗煎至1碗
注意:感冒發熱、痰多濕重者忌服

專家金句
「新春期間亂食嘢,例如暴飲暴食,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令人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胃口呆滯、便秘腹瀉等。日夜顛倒則會令人頭暈頭脹、心跳胸悶、失眠多夢、精神不振。」

註冊中醫 余康明

「若果出現肚屙,最好飲杯蘋果汁,唔單止可補充水份,同時亦可以補充血糖,令人唔會頭暈。」

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營養師 陳慧賢

自助療法:按足三里及合谷
若想加快效果,可按足三里及合谷兩個穴位,每天按一次,每個穴位按10至15分鐘,以有痠麻脹痛為準。

■按合谷可改善頭痛頭重的不適。

■按足三里可改善胃痛、肚屙及便秘。

最懶人療法:花旗參焗山楂
若果不想煎藥,最簡單可用花旗參及山楂焗茶服用,份量可以是兩者各2錢,用滾水焗10分鐘後服用,能有消食消滯、清熱提神之效,大抵任何體質的人都可服用,除非體質十分虛寒,如怕凍怕風、口淡舌淡、精神疲乏、手腳怕凍的人則不宜服用。

營養師話
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營養師陳慧賢解釋,在春節時期間飲食失調,主要引起以下兩種問題:

1.油膩致肚屙
解救法:紅蘋果削皮榨汁
油有輕瀉的作用,新年食物往往偏向油膩令人出現肚屙,若肚屙情況嚴重,最重要是補充水份和糖份,除了每日飲10至12杯水外,也可飲杯紅蘋果削皮榨汁,同時直接補充血糖。
肚屙期間記緊要食得清淡,慢慢地進食,減少食菜、高脂肪肉類、生果及奶,適量進食澱粉質提供熱量,也要進食多種維他命丸來補充身體所需的維他命及礦物質。

肚屙後食療法
大抵可依以下次序,讓腸胃逐步適應至回復正常:
白粥?湯通心粉?麵包→魚片或瘦肉粥→蔬菜生果→奶類

2.食太多致飽滯
解救法:飲暖檸茶
大時大節食過量高脂肪及澱粉質的食物,如乳豬、芋頭糕皆難消化,胃部無足夠胃酸應付,會出現消化不良,令人有飽滯的感覺。

■紅蘋果肉能止屙,食時記得要削皮至有效。

消滯5大法
想消除食滯感覺,有幾種方法:
a.飲杯暖檸檬水或檸茶;吃一些味道較酸的生果,如橙、奇異果以刺激胃酸分泌,加快腸狀蠕動,幫助消化。
b.煮食時加檸檬汁、白醋或番茄,可增加胃口,幫助消化。
c.進食低脂肪的食物,如多吃蔬菜,可提供纖維平衡飲食。
d.食得太飽時不要立即坐下或瞓覺,最好先散步15至20分鐘,可助消化。
e.做帶氧運動如跑步、打波、踏單車等燃燒多餘熱量,原來每額外吸收3,500卡路里便可令人肥1磅;有慢性疾病的人,如心血管病、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食得過量也可能影響病情。

■奇異果會刺激胃酸分泌,減輕飽滯感覺。

■一家大細趁春假出外踏單車,既有益身心又可Keep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