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將重新詮釋「本土防衞」的定義,進一步延伸到日本周邊的國際海域。《讀賣新聞》報道,日本官方將把防衞日本的美軍船艦遭受不明攻擊,都視為對日本本土攻擊的先兆,日本有權及採取「單一性自衞手段」作出反擊。
報道指,日本政府已非正式決定,擴大「有事」範圍的詮釋,首相小泉純一郎和防衞廳長官石破茂會在國會會議審議包括《支援美軍活動法案》多個法案時,表明政府立場,指日本「自衞範圍」不限於領土、領海和領空,還包括日本周邊公海。
日本和平憲法限制自衞隊不能作出「集體自衞」,即第三國家受攻擊時,自衞隊不能派兵攻打襲擊者,重新詮釋的「本土防衞」定義,將令自衞隊跳出和平憲法的框框。
日本政府在八三年曾就「本土防衞」作出解釋,認為只有在日本受到侵略,以及美軍為保護日本而受外國襲擊時,自衞隊才可反擊。這才屬於憲法允許的「個別自衞權」範疇。
分析家認為,日本政府現在對周邊「有事」範圍重新解釋,將日本和美國緊扣一起,是想避開禁止行使「集體自衞權」的灰色地帶,令以後只要美軍受攻擊,日本自衞隊就有合法理據和美軍並肩作戰。
日本政府沒有勾劃出可作反擊的個別例子,表示要綜合考慮國際形勢、對方的攻擊意圖和軍事行動等因素,才判斷是否反擊。
日本《讀賣新聞》/新華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