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火星漫遊車「勇氣」號三周前登陸火星,它的孿生兄弟「機遇」號亦於本港時間周日下午一時零五分成功着陸火星的梅里迪亞尼高原,並傳送首批照片回地球。這是太空總署二十八年來首次同時有兩架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探索。
美國加州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收到「機遇」號登陸訊號時,降落及着陸系統首席工程師李煒鈞高呼:「我們抵達火星了!」控制中心亦隨即響起一片歡呼聲,在場觀看的加州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夫婦和前副總統戈爾,即時上前祝賀。
「機遇」號降落過程與本月初「勇氣」號大致一樣,唯一不同是由於梅里迪亞尼高原地勢比「勇氣」號的降落地點古謝夫坑高,所以「機遇」號要比「勇氣」號提早在一千三百五十米高空張開降傘。兩地同是位處火星赤道附近,但分佔火星兩面,相距約一萬零六百公里。
「機遇」號着陸後十五分鐘,即時向地球發出「平安」訊息。華裔飛行指令部副經理談繼華形容,「機遇」號整個着陸過程和報平安可謂一氣呵成──先以最高二萬零九百公里時速穿越火星大氣層六分鐘,繼而張開降傘,拋棄防熱盾,並啟動制動火箭,在火星上空約十二米煞停,再以兩至三倍地心吸力掉落火星表面,反彈直至停下,結束從地球至火星近七個月的四億五千五百萬公里旅程。
火星車項目副經理庫克表示,「機遇」號「看來降落在距離預定目標中心約二十四公里外,我們仍不太肯定,希望這是進行科學探索的好位置」。
「機遇」號着陸四小時後,太空總署收到它傳回來的首批黑白和彩色照片,清楚見到「機遇」號落點附近有多塊露出地面岩層的岩石。控制中心人員高呼:「這告訴我們火星車按計劃正常運作。」
「勇氣」和「機遇」今次任務共耗資近六十四億港元,目的是進行三個月探索,查證火星上是否有水源和生命存在。太空總署對上一次同時有兩艘探測器在火星執行任務,已是一九七六年的維京一、二號。
路透社/美聯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