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業冷待CEPA機遇

珠寶業冷待CEPA機遇

自從更緊密經貿安排(CEPA)實施後,廣州市出現標榜香港品牌零關稅貨品的商場,更獲國內普遍消費者歡迎,但本港工業界對CEPA機遇有截然不同的態度,鐘表業界計劃今年在國內大城市如重慶開設標榜香港品牌的鐘表商店,但珠寶業界的反應一般,並未因享有零關稅而積極部署拓展國內市場。

重慶開商場反應冷淡
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會長李景熹解釋,雖然珠寶業藉着CEPA可享有較多關稅減免,然而珠寶金飾業要進軍國內,仍有很多其他限制,例如要找持有入口牌照的公司代理入口事宜,又要尋找持有批發牌照和零售工商牌照的企業合作;另國內對入口金飾貴金屬有嚴格限制,因此會員對CEPA未有積極反應。
他又談及去年珠寶業出口表現,雖然上半年受「沙士」打擊,但下半年基本上已追回所有定單。他估計,去年出口業務升10%,相當於160、170億元。展望今年出口前景,他指歐元強勢,令歐元區經濟放緩,對今年出口當地市場有一定影響;日本市場可望有改善;美國市場則表現穩定,但在港商積極爭取定單下,希望仍可維持10%的增幅。
至於本港珠寶消費市場方面,雖然去年上半年「沙士」令銷售額急跌六、七成,但自從下半年實施自由行後,全年業務反彈,料倒升兩、三成。

去年內銷生意增兩三成
近期,內地居民可使用人民幣卡消費,業界更「開心得好緊要」,預料今年情況會更好,以他經營的寶瑤設計為例,原只做出口珠寶業務,現也有意開拓本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