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擾法提出三年 無影無蹤<br>法改會轟政府議而不決

纏擾法提出三年 無影無蹤
法改會轟政府議而不決

【記者陳沛敏報道】法律改革委員會秘書施道嘉批評,政府在考慮法改會部份報告時進度過慢,像三年前法改會發表有關纏擾行為報告,建議加入纏擾罪,但政府至今對是否落實報告的建議仍懸而未決,早前一宗兇殺案的受害人被殺前便曾被兇手不斷纏擾,警方卻因纏擾不構成罪行而無從入手。
施道嘉接受今期的律師會會刊《香港律師》訪問時表示,關注政府考慮是否採用法改會報告的進度,纏擾行為報告是其中一個例子,並指出當局有需要加快研究法改會報告的進度,否則建議擱置太久,投入大量時間和心血所作的研究和諮詢可能已過時。他說:「最低限度,法改會的建議應獲政府從速、全面和公平處理。」
他接受記者進一步查詢時指出,政府應用合理的時間考慮法改會發表的報告建議,像纏擾行為有可能演變成暴力罪案,應及早引入防範的措施,但建議發表至今已有三年,政府仍未有決定。他提及的案件,是去年九月一名前警員不堪失戀打擊,不斷纏擾前女友,被捕保釋期間,在前女友寓所樓下用刀狂插前女友致死,被判終身監禁。

民政局未有立場
負責研究纏擾行為報告書的民政事務局回應時強調,已詳細研究法改會的報告書,明白一些人士對纏擾行為的關注,但也了解有些界別擔心立法可能妨礙新聞採訪活動,威脅資訊自由,因此當局必須先確定推行有關政策能否獲得社會廣泛支持,現未有既定方案或時間表。
對於當局的解釋,施道嘉指,法改會在諮詢期間,已充份考慮業界建議對採訪活動影響的關注,相信不會威脅新聞自由,並認為這不是拖延作決定的藉口。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張炳玲則認為,新聞界的立場原則是落實建議不會阻礙記者的採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