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原重災區 一日發現14鳥屍<br>新界野生雀鳥疑遭連環殘殺

塱原重災區 一日發現14鳥屍
新界野生雀鳥疑遭連環殘殺

【記者蔡元貴報道】新界多處地方近期發生連串捕殺雀鳥疑案,重災區是生態價值極高的塱原,雀友在一天之內發現十四隻鳥屍,懷疑遭受毒殺。漁農自然護理署已經展開調查,初步認為是有人非法鋪設防鳥網,造成慘不忍睹的屠殺案。
一月十八日,雀友黃倫昌與一眾朋友前往塱原觀鳥,那日天上的鳥不多,地上菜田邊旁卻出現一隻又一隻鳥兒,不過已是死去的鳥。雀友一步一驚心,他們沿着菜田步行,發現一具死屍,然後又是一具;死者是十一隻黑領椋鳥、兩隻絲光椋鳥和一隻野鴿。

漁護署展開調查
黑領椋鳥是香港常見的留鳥,活躍於低窪濕地,主要棲息於新界西北部的農地與沼澤。絲光椋鳥則是冬季候鳥,較集中在后海灣覓食,偶然出沒於錦田、船灣和塱原。黃倫昌說,椋鳥都是在地上啄食的鳥類,不大可能在空中遭射殺,「屍首都冇甩頭甩骨,X光檢驗證明唔係被射死,佢哋全部死喺菜田附近,憑直覺推測,有可能被人毒死。」

最高可判監一年
漁護署接報後已展開調查,該署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黃始樂稱,鳥屍經嘉道理農場化驗後,初步結果顯示,鳥兒是死於防鳥網。漁護署人員在現場撿獲一個鳥網,並即時拆除。
除了塱原,雀友近月在鹽灶下和鹿頸等地都發現有人鋪網捕鳥,懷疑是農民用作保護農作物,也不排除有人存心捕捉野味。所有鳥類均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任何人士捕捉鳥類,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十萬元及入獄一年。

在塱原發現的雀鳥屍體。
黃倫昌提供

黑領椋鳥是香港常見的雀鳥,主要棲息於新界西北部的農地與沼澤。
資料圖片

絲光椋鳥是冬季候鳥,偶然出沒於錦田、船灣和塱原。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