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造價在03年下半年出現強力反彈,吸引投資者入市掃貨,但卓先地產聯席董事潘子明表示,其實有兩名印度籍投資者早着先鞭,上半年已開始入市,全年動用逾3億元,購入尖沙嘴及金鐘區商廈,部份單位現時更已升值八成。
潘子明指出,該兩名印度籍投資者在港居住多年,分別從事貿易及設廠生產,過去也有購買物業收租,但數量很少,至03年才開始重鎚出擊,在沙士前已有入市,而沙士期間也沒有停手。潘子明補充,其中一位集中吸納優質單位,另一名則以量取勝。
因沙士期間其他買家不敢入市,所以造就兩人能買平貨的良機。潘子明估計,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具財政實力,所以能購入一些因急於要短期成交而開價較低的放盤。即使承造樓按,借貸成數也不高。而兩人購入單位後,甚少再在市場放售,估計收租回報約5至6厘。
由於03年下半年寫字樓造價急升,令到兩人購入的單位大幅升值。如在6月以946萬元購入的金鐘力寶中心1座3303室,呎價僅3003元,但現時力寶造價已逾5500元。5月以呎價2921元購入的同區遠東金融中心29樓全層,現時該廈叫價每呎逾5500元,升值逾八成。潘子明指出,兩印度籍客持有的尖東康宏廣場單位也升值四至五成,即使近期購入的永安廣場單位,一個月造價也上漲近15%。
資料顯示,該兩印度籍投資者去年共購入14項寫字樓,涉及樓面逾13萬方呎,總值近3.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