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去年共發生一百七十一宗致命交通意外,平均每兩日一宗,全年導致二百人死亡;其中電單車司機的死亡人數激增九成。警方將於今年針對各區情況,於各交通黑點作重點資源部署,增加執法行動次數。 記者:謝明明
據警方資料顯示,去年本港共發生一萬四千三百多宗交通意外,較前年的一萬五千五百多宗微跌百分之七點六,但致命交通意外數字卻上升逾半成,合共達一百七十一宗,並導致二百人死亡,較前年的一百七十一人增加一成七。
其中電單車司機的死亡人數較前年激增九成,由十一人增至二十一人,其次是乘客及行人,分別上升三成二及一成半(見表)。
警方解釋,由於去年七月屯門公路巴士墜橋導致二十一人死亡,加上前年的致命交通意外數字是過去四十三年來最低的一年,故此才令去年的致命交通意外數目出現較大增幅。
至於電單車司機死亡人數大增,警方指失控、行車太快、跟車太貼及不正當地超越前車等均是意外及致死人數增加的原因。
至於其他致命交通意外的成因,多涉及汽車失控、司機行車太快、不小心轉換行車線及疏忽大意等。
警方交通總部中央交通違例檢控科署理警司葉松年對本報表示,警方將因應各區情況,調派人手增加執法次數。「好似喺新界區有好多高速公路,經常會有超速同跟車太貼發生,咁我哋咪增加多啲雷射偵測器,同埋加密啲路障次數。又好似喺港島區經常會發生司機亂咁換行車線,咁我哋咪派多啲人手巡查,檢控嗰啲不負責任嘅司機,希望起阻嚇作用。」
香港汽車會副會長李耀培以及市區的士司機聯委會主席郭志標均支持警方加強檢控不負責任的司機,但郭志標指出,職業司機工作過勞才是導致交通意外的主因,當局應立例設下工作時數上限。李耀培則稱,很多愛駕駛電單車的年輕人,駕駛經驗及對道路認識都不足,當局應加強對他們的駕駛訓練及灌輸正確的駕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