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休息:<br>丹火煉就丹心熱 猴年驚識美猴王 - 陶傑

星期天休息:
丹火煉就丹心熱 猴年驚識美猴王 - 陶傑

今年是猴年,西遊記的主角孫悟空成為猴年的新偶像。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孫悟空是華人在兒童時代最早神交的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雖然以後又讀到水滸,遇到魯智深和武松,讀到三國,遇見劉備和曹操,讀到紅樓,遇到賈寶玉和林黛玉,但只有孫悟空的性格最可愛,他的影子隨伴終身,他是中國小說史上一位最令人難忘的人物。

許多人小時候讀西遊記,只把它當歷險故事。年紀大一些,才發現西遊記是一部政治小說。中國的教師和家長,向下一代推崇孫悟空這個人物,總是有點為難。孫悟空是個反叛但又充滿矛盾人物,孫悟空喜歡顛覆既定的社會秩序,另創遊戲規則。他不服從閻羅王的生死簿,到幽冥界中大筆一揮,擅自修改壽元的「基本法」,他自由自在,不喜歡束縛,但其實又對功名很有興趣。他自封齊天大聖,看不上玉皇大帝封他的「弼馬溫」,迫玉帝承認他的大聖名號,要玉帝為他建一座「齊天大聖府」,派出高官「五斗星君」請他上天赴任,並請他看守王母娘娘的蟠桃園。王母娘娘賀壽,設下蟠桃宴,派七仙女來摘桃子,孫悟空發現邀請的賓客名單上沒有自己,一怒而把蟠桃偷吃光。

孫悟空有流氓和知識分子的混合性格,也有妖魔和神仙的雙重氣質。他既想獨立自由,也希望加入政府管理國家大事;對天庭的華貴景象滿心豔羨,有點自卑感,卻又看不起滿朝的天將:「天上將不如老孫多,勝似老孫者少」,甚而覺得「玉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秦始皇出巡時,身為平民的項羽混在人叢中觀看,覺得自己也能當皇帝:「彼可取而代之也」;毛澤東在中華民國時代發動農民叛亂說,誰說天無二日?「偏要出兩個太陽給他看看」;今天的法輪功教主李洪志、台灣總統陳水扁,多少都有點盤踞花果山、坐擁一干毛猴在練刀動槍的孫悟空性格。中國人年少為人子女時喜歡孫悟空,年老後為人父母都厭懼孫悟空;中國的流寇在野造反時都奉孫悟空為偶像,奪權成功,自己做了皇帝,卻視孫悟空為逆賊。一部西遊記,孫悟空是中國人的「少年人格」,玉皇大帝是中國人的「老人人格」。

因此西遊記是一部政治的智慧書,全書孫悟空造反三次,招安三次,其中有人事管理學在。他離開花果山,在天庭「會友遊宮,交朋結義,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俱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來雲去,行蹤不定」。對於玉皇大帝這個統治者,孫悟空已隱隱然有成立地下組織、自為「強勢CEO」的苗頭,因此玉帝身邊的旌陽真人,打了孫悟空的小報告啟奏老闆:「近有齊天大聖,日日無事,閑遊結交,天上諸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來閑中生事」,這確實是慎微的洞見。

孫悟空的性格,只不過是「貪威」,不一定真要據玉皇大帝的寶座自己來坐,但因雙方缺乏溝通,玉帝對雄踞花果山的美猴王集團動不動就派兵鎮壓,結果才為顯聖真君所擒,由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爐中鍛煉,這是孫悟空遭遇的「六四事件」。今天的台海局勢,中國對付台灣也就像玉帝對付孫悟空一樣束手無策。「一國兩制」,只不過讓台灣的國民黨或民進黨政府看守蟠桃園,台灣人有自己的花果山,對此絕不希罕。讓陳水扁或連戰宋楚瑜做「台灣特首」?做慣了齊天大聖,又怎肯屈就做「弼馬溫」?中國在台灣軍事演習,嚇阻不了台灣,最後連玉皇大帝也要借助「外國勢力」,請西天的如來佛祖來介入「內政」。玉皇大帝是中國道教的神祉,如來佛祖卻來自印度,可見「勾結外國勢力」在中國政治中有所依據,為求達到勝利,可以不擇手段。

今天的胡溫政府,極其量只是玉皇大帝,美國才是如來。西遊記揭示了國際關係的現實。在中國的帝王宮廷政治中,成王敗寇,無所謂正邪,只有成和敗兩種歸宿。人類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撰寫的,因此西遊記第七十一回,已經接受如來招安的孫悟空看破而嘲笑:「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

看西遊記,欣賞孫悟空,如果到了這一層次,已是金秋滿眼的成熟胸懷了,因此愛上孫悟空這個人物,與美猴王交一個終身的朋友,要趁年輕,到老你還一樣熱愛着這頭聖猴,為他的大鬧天宮而喝采,為他最終接受金箍的約束而神傷,不情願他護送唐僧取經而功德圓滿,獲冊封為甚麼「鬥戰勝佛」,寧願他永遠還是花果山的美猴王,那就證明你的血仍未冷,你像這位不朽的反叛英雄一樣年輕。

(圖)陳水扁做慣「齊天大聖」,又怎肯屈就做「弼馬溫」?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