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釀酒 - 李登

猴子釀酒 - 李登

酒鬼無酒不歡,無酒不飲,卻恐怕沒有幾個喝過猴兒酒,那就是猴子釀的酒。猴子當真會釀酒?
一九八五年十月,《安徽日報》報道,有人遊黃山,在一塊大石板下發現了一泓黃澄澄的猴兒酒。這跟明人李日華的說法正好不謀而合,他早已指出:「黃山多猿猴,春夏採花果于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十步。」

《清稗類鈔》也說,粵西平樂一帶,山中多猿,善採百花釀酒,多至數石。樵夫偶得而飲之,稱之為猿酒。更有一說,猴子釀酒,是為了在冬天用來禦寒,猴子釀酒也許無心插柳,嗜酒則屬實。捕猴的獵人只須把酒罎放在猴子出沒的地方,待牠們喝醉便可手到擒來。
既有猿酒的傳聞,也就難怪有人說猴子是釀酒的始祖了。一般的說法倒是儀狄是第一個造酒的人,要不是杜康。相傳舜帝女兒叫儀狄造酒,造出來後她讓大禹品嘗。一嘗之下,他覺得味美,不過接着嘆道:「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從那以後,他更疏遠了儀狄。至於杜康,是周朝人。相傳有天他把剩飯藏在樹洞裏,幾天後不意得美酒。不管誰最先造酒,總之「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已成了千秋公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