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昭
近日沙士直迫本港,而廣東省政府的處理方法是銷毀境內的果子狸,特區政府呢?好了一點,吸取了教訓,加強醫院層面的防疫工作。可是政府高官仍是道德模範的反面例子,尤其是香港和廣東省政府。
沙士與政改同樣是香港人最關心的問題,前者去年在本港造成近三百人死亡,還有不少感染個案輸出,後者則關乎第三屆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和往後配套政策的發展。
沙士由內地爆發,並且直接傳入本港,造成多人死亡及感染。現在沙士直迫本港,廣東省政府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公布戒備,而是截住疫情廣播;然後不是教導百姓拒吃野味,或者着百姓注重衞生,而是下令銷毀果子狸。吃野味本身已經是生態災難,廣東省政府不但沒有呼籲百姓拒吃野味或注重衞生,反而再製造一場人為的生態災難,把傳播沙士的「罪名」推卸給果子狸。
本港高官也好不了多少。陳太任職世衞後,把防疫失敗的責任卸給楊永強和廣東省官員,面對質詢時則以「唔記得」回應,彷彿當香港市民已忘記了沙士的苦難和政府高官在沙士事件上的失職。
另外,討論政改更是特首和香港政府高官卸責的表現。中國是香港的宗主國,尊重中央的意見無可厚非,但政改諮詢除了是「一國」的事,也是「兩制」的事,特首卻將政改的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把主導權推向「一國」。彼岸的陳水扁之所以高調宣揚台獨,死不接納一國兩制,也是這個原因。政改諮詢本應是林瑞麟局長的主要職責範圍,小組的主要負責人卻變成曾蔭權,是特區政府鼓勵推卸責任的行為。
在香港的生活環境裏,可以看見香港人的責任感頗弱,有學者警告現在香港人生活狀況已打回原形,恢復沙士爆發前的「經濟掛帥」,高度團結等素質已蕩然無存。所謂「上樑不正不樑歪」,政府高官的卸責行為正是道德操守的壞榜樣,只有正面面對問題(包括沙士和政改),公民素質才得以再度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