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太七十四歲那年得了腰患,天天痠痛,去看醫生,醫生說是腰脊退化,問楊太太平時有沒有運動,楊太太說常去維多利亞公園作緩步跑。
醫生說不能再跑了,跑步對腰脊構成壓力,最好去游泳。
楊太太一輩子沒游過泳,聽了醫生的話,就去買了泳衣、浮泡,跑到摩利臣山公眾泳池,雙臂帶着浮泡,浸在兒童池裏玩水。開心是很開心,但跟「游泳」的意思,還相去甚遠。
於是她就在那裏找了一個教練,三百多塊錢一堂,學了十堂,咦,人在水裏可以游了!高興得很,便在兒童池裏,來回游。游了半天,旁邊的泳客就評論了:你姿勢不對,不像是游泳。
不像游泳像甚麼?人家也沒有繼續說下去,楊太太一想不對,就去了「南華會」,說想找個最好的教練。人家便拿出一列名單讓她選,她選了一位女教練,四百多塊錢一堂,一口氣學了四十堂。然後問教練,你給我多少分?教練說,如果是年輕人,我給他八十分,您年紀這麼大,還能游成這樣,我給你九十分。
楊太太於是又去游給那班說她不像游泳的泳客看,人人都豎起了大拇指。這一下,楊太太對自己也滿意了,一輩子沒游過泳,年逾古稀卻堅持天天泡在泳池裏游八十分鐘,一年多以後,腰患不藥而愈。如今五年過去,說話聲如洪鐘,走在街上,健步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