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署研電梯發電 裝日照感應器<br>智能公屋年省3900萬電費

房署研電梯發電 裝日照感應器
智能公屋年省3900萬電費

【記者羅少玲報道】房署計劃在未來新建公營房屋中採用智能設計,引進現代科技,包括採用雙頭式電話及寬頻插座及多種慳電公共設施,預計每年可節省電費三千九百萬元,房署又研究利用電梯發電,但仍要與電力公司商討安排,免侵犯專營權。
房委會未來五年每年平均建屋量達二萬個單位,當局正計劃全面為新樓安裝日照感應器、電子鎮流器及節能升降機等智能設計,利用陽光感應,自動開關大廈公共地方的燈光;同時又將電壓提升至高於市電一千倍,從而產生電子撞擊光管內的螢光內塗層,可較傳統電磁鎮流器節省兩至三成電力。

研製微電發光標誌
總屋宇裝備工程師梁世智透露,房署正研究利用升降機動能發電的可行性,供應大廈部份公共設施的用電。他承認利用升降機發電可能會與電力公司專營權有牴觸,但有關技術的供電並非轉作出售圖利,以及只可供應大廈的部份公共設施使用,相信可以互相協調安排。
利用電梯發電技術是將電梯平衡鉈下墜轉化為電力,就像汽車落斜時毋須用摩打時,摩打轉作發電用途一樣。現時房署已採取節能升降機裝備,例如當升降機處於備用或閒置模式時關掉裏面的照明設備及通風扇等。
房署亦研究採用節能平衡鉈來省電,初步在慈正邨收集的數據顯示,調節電梯內的平衡鉈可有效節省用電量一成。有關研究可於今年內完成,現時房委會轄下公屋大廈共有約五千部電梯,每日運送三百二十萬人次,運行里數足以圍繞地球一圈。
另外,房署亦與電訊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種雙頭式電話及寬頻插座,方便居民採用不同電訊網絡公司時,毋須重新安裝插頭及拉線。
其他研究還包括微電發光消防安全標誌,利用高壓頻率將內裏的鋅硫化合物提升為電子能力,從而產生發光技術,較傳統光管式標誌節省九成電力,而標誌箱因內裏沒有光管沒有火牛,所以亦較現時的細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