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德國零售額連跌兩年,法國上月份消費者開支增長亦差過預期,反映歐元區經濟的復甦力度依然疲弱。不過,由於歐元區暫無意減息去遏止歐元升勢,以及七大工業國(G7)未必能在短期內推出穩定美元的具體措施,歐元昨天一度攀上1.27美元。
歐元最多升1.08美仙,升至1.2752美元。美元兌日圓則曾經回落至106.22,跌0.68日圓。紐約早市,歐元報1.2703美元,升0.59美仙;美元兌日圓報106.30,跌0.59日圓。全球第2大外滙交易商花旗集團預測,歐元在3個月內可望升見1.30美元,高過原先估計的1.25美元。
德國副財長科赫韋澤說,G7財長下月初會面時,未必會就拖慢歐元升勢達成共識,但他其後表示,斷定G7一定沒有方案去阻止歐元續升,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說(OECD)說,倘歐元再升,屆時或須干預滙市,而歐洲央行亦應減息。
歐洲央行理事韋林克較早前指出,減息不足以阻止歐元升勢。歐洲央行在每月報告中重申,關注滙率大幅波動,但仍認為歐元區經濟會循序漸進復甦。不過,最新的數據反映,歐元區經濟的復甦力度尚未算強勁。
受私人開支下跌影響,德國零售額去年跌1%,是1993年至94年以來首見連跌兩年;在2002年,零售額減少2.1%,被業界形容為二次大戰後以來最劣的一年。法國去年12月消費者開支僅微升0.2%,雖然比11月的下跌2.6%為佳,但遜於市場估計的1%升幅。此外,意大利本月消費者信心降至99點,為10年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