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當然要跟讀友們拜年,願新一年太平無事,願董特首少說話,也少做事。
除夕,澳門的專欄作家冬春軒引韓愈《送孟東野序》云:「以鳥鳴春,以蟲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他自己補了一句:「以爆竹鳴年。」
過去,香港也以爆竹鳴年,大城巿,人煙稠密,當然不得不有所規限,要「鳴年」,唯有偷偷鳴;事實上,這種違法放炮的事,年年如是。
澳門街,春節的氣氛到底比香港濃,去年住在氹仔海邊,樓下和對岸煙火不絕,連炸七八日,窗外花開花落好繽紛。
搬了家,不聞硝煙,但見人煙;一年不見人,開了店,天天見人,會讀者,寫與讀,變得「互動」;猴年,唯願把店辦得好一點,讓來客覺得悠然一點。
人生,有好多階段;做文人,是一個階段;做商人,大概也是一個階段;最難的,是在不同階段,能不改其質。甚麼是「質」?那也是各人不同。文人,理論上,守信,重諾;我守信重諾,錯信了受污染的大陸賣石人,損失了好多萬元,躁狂啊,想鎚死此君,再懸樑自盡;回想,這麼一去,親者痛,仇者快,我是為了「仇者快」而存在的麼?
經一事,長一智;然而,我是不是為了學做「商人」,從此,就不守信,不重諾,不信任人?為了自保,經易改變我曾經相信的「品質」?守業難,或者,守住人的本質,更難。
長的這一智,唯有歸結為:要學習謹慎,為了面對「某些」貪婪、無道也無恥的大陸人,宜十萬二分謹慎;而「某些」,範圍宜闊,不宜窄;防人之心,要多一重。
猴年,股巿可能開紅盤,升到一萬三千八,一三八,雖然是好兆頭,卻望大家一樣謹慎再謹慎,平平安安,穩步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