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耀華街後巷僭建物林立,且已存在多年,附近大廈居民最近發現僭建木屋有人居住及在內煮食,對民居構成威脅,但屋宇署以並無對樓宇結構造成即時危險為理由,不擬採取行動;消防處則以僭建木屋上鎖、消防處沒權開門入內察看為由,不作跟進。居民直斥政府部門制度僵化,「造就」違建問題惡化。
耀華街居民陳先生投訴稱,耀華街後巷的僭建物已存在多年,但一直沒部門處理;而那些「屋主」,近年更「愈佔愈多」,將整條後巷「填滿」。
「嗰度本身已經多食肆,啲廚房通常就喺晒嗰條後巷;又有排風口、又有人洗嘢;環境可想而知。啲人重要起間屋喺度住,又喺度煮食、重晾曬衣服;名正言順咁佔用公家地方,真係荒謬!」
記者跟進投訴,沿耀華街後巷入內查證,被眼前「壯觀」場面嚇了一跳,後巷內建有大量僭建屋,有鐵皮屋、有木屋;幾近佔滿一整條後巷,部份僭建物佔用後巷通道,只餘窄巷可供通行,記者要「側側身」才可通過。
後巷更有僭建木屋,佔用大廈後門用鐵網圍欄空地及放置盆栽,儼如一間連花園平房。
記者發現一間大門虛掩僭建木屋內,有至少兩具煮食爐頭;爐頭上更同時放了煮食鑊及銻煲等。後巷兩旁均為住宅大廈,若發生意外,樓上住戶勢被波及。
「一條咁窄嘅巷,竟然有咁多戶木屋擺放爐具;唔好忘記,呢啲僭建屋主要係鋅鐵同木、重有塑膠簷篷,火燭起嚟,後果都唔敢想像。」陳先生質疑有關部門何以視而不見,完全漠視附近大廈居民安全。
直斥政府部門處事僵化的陳先生質疑,屋宇署於針對僭建物的相關條例上,「造就」違建問題惡化。「成日話冇對樓宇結構造成即時危險就列為非優先處理類別,唔會拆住;咁咪人人都走呢個灰色地帶,去晒後巷起屋?」
屋宇署回覆本報指,耀華街12至14號及24至30號一帶後巷之僭建物,存在已久,屋宇署作出評估後,認為該等僭建物並無對樓宇結構造成即時危險,列為非優先處理類別,故暫不擬採取行動。但若日後情況有變,會考慮採取適當行動。
消防處發言人則稱,耀華街後巷並非走火通道,故無違反相關條例。由於部份僭建物已上鎖,消防處沒權擅自開門入內察看,至於其他能從虛掩大門往內探的僭建物,則未發現儲存過量危險物。 (○一一四○二三)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