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牌機制應增透明度

續牌機制應增透明度

立法會議員
劉慧卿

有線電視的牌照將於明年五月尾到期,依照《廣播條例》,廣播事務管理局須在牌照有效期屆滿不少於十二個月前,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呈交關於牌照續期和擬施加條款及條件的建議。廣管局作出建議時,要考慮持牌人過往的表現及公眾對其服務的意見。
有線電視續牌應該是一件公眾關注的事件,但當局卻只容許二十天作公眾諮詢,更安排公聽會在去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前三天舉行。本月十二日,工商及科技局的官員出席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會議,滙報公聽會及民意調查的結果,並透露廣管局將於五月底前,把續牌事宜的建議提交給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作決定。

不可迴避公眾質詢
廣管局於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假灣仔會展中心舉行公聽會,有一百六十一位市民出席,包括本人。會上,市民發表的意見包括希望節目多元化、增加中文字幕、擴充網絡覆蓋及減低訂費和安裝費。本人更表示希望有線可撥出數條頻道作公眾頻道,供民間團體和弱勢社團使用。但基於「公聽會並非答問大會」的理由,廣管局和持牌機構的代表只是選擇性地回應了一些問題,其他問題全部不答。
市民在會上發表的意見,許多都是在有線電視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席上已經提出過,但情況仍未有改善,因此他們要舊調重彈。雖然有關官員謂只問不答的安排是為免減少市民表達意見的機會,但據本人觀察,部份市民有時間重複發言,而且整個公聽會亦提早完畢,因此大會的安排十分不可取。更令人氣憤的是局方向立法會事務委員會聲稱,有線對公眾提出的質詢,不會作公開回應,而當局更認為有線續牌的工作已經完成。

另一方面,廣管局亦委託調查公司蒐集訂戶對有線電視節目及服務的意見,但內容只包括一般性的問題,如看有線電視的習慣、對其節目及廣告的意見、客戶服務的滿意程度、技術表現和對「鎖碼裝置」的意見,卻沒有問及市民在公聽會上最關心的問題。

應該公開續牌理據
電視乃極具影響力的大眾傳播媒介,其節目質素足以直接影響社會發展。因此當局應該根據市民的意見,認真審理有線電視續牌事宜,而不應該只在形式上進行公眾諮詢、不回應市民的質詢,否則只會予人續牌事在必行的印象。本人呼籲當局在作出續牌決定之前,應公開報告,詳列市民的質詢和持牌機構的回應。而廣管局亦應在遞交建議給行政會議前把建議公開,讓公眾知悉支持續牌的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