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農曆年效應期開紅盤

理財智慧:農曆年效應期開紅盤

踏入猴年,筆者在此先與《蘋果》讀者拜個年,祝各位身體健康,新年進步,以及萬事如意。特別是萬事如意,如果投資之時,股價升跌能在掌握之中,沒有意料之外的話,當然愜意。
「意」一字有「意料」、「預計」的意思,而「如意」即指事態發展如自己所預計一樣。有些人喜歡「勝意」,意思是指事件超逾自己原本的預期,亦即驚喜。不過,如果像2003年所發生SARS這樣意料之外的事件,倒不如不要那樣的驚喜,只須萬事如意就夠吧!
一談到預期,農曆年假之後,市場最關注的是股市是否能夠開紅盤。
像西方國家的研究結果一樣,股市升跌是有規律的,而知名的「1月效應」,就是利用歷史數據,研究之後的成果。「1月效應」所說,舉凡股市1月必會上升,因為在上年12月基金為了粉飾櫥窗、稅務考慮和花紅效應等因素,會在12月沽貨,並在1月重新吸納,導至1月股市例升。

中國人講意頭
亦有一些亞洲研究發現,亞洲區市場,特別是大中華市場,可能會出現「農曆年效應」。即是在農曆假過後,股市初開市之時,上升機會會大些。原因之一,是因為華人公司多在農曆新年前才派發花紅,而這些資金會在農曆新年過後才入市。
此外,因為年假較長的關係,在假期間投資者有多些時間考慮假後入市的策略,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新年假想出來的投資計劃,會在新年假後便入市實行,因而帶動股市上揚。這些市場智慧,就成為投資者的預期。
股市在年假後開紅盤或黑盤,其實對於全年股市升跌並沒有多大關係,但中國人始終都講求意頭,所以筆者希望農曆年假後,股市能開紅盤,讀者個個萬事如意!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