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菜:<br>團年樣樣有真材實料豐味盆菜

住家菜:
團年樣樣有真材實料豐味盆菜

今天是年三十晚,有沒有為了做甚麼菜團年而頭痛?不如今年索性來一個一網打盡,做一個樣樣齊,真材實料的盆菜來應節,吃得人人心滿意足。另外,倪師傅又示範了一個材料非常豐富的佛跳牆大包,好意頭又有新鮮感。

記者:謝翠玲 攝影:楊錦文
示範:富豪東方酒店中菜行政總廚倪康健師傅
地址:九龍城沙埔道30-38號
電話:27166668

說起盆菜的起源,倪師傅有很深印象,因為多年前師傅告訴他這原是皇帝吃的菜!據說,那是宋朝逃難到香港的端宗,當時村民想預備食品孝敬皇帝,但又沒足夠器皿,最後便用最大的盆子將所有菜盛起,這便是盆菜的起源。
近年盆菜非常流行,由原先只有在新界圍村才吃到,到現在中式酒家甚至快餐店都可以吃得到。

吃盆菜有次序
倪師傅做的這個盆菜,跟傳統的大同小異,而他自己也曾試過到圍村吃正宗的盆菜,對吃盆菜的次序也有研究。原來吃盆菜是有一定的次序,先吃最面的一層雞、燒肉、燒鵝,然後才再撈起最底的食物,這樣,各種食物才會吸收到味道。
而另一個佛跳牆大包,則是由佛跳牆變化而來。倪師傅說由清燉佛跳牆,以至近年的紅燒佛跳牆,再來是迷你版本,已有很多的變奏,所以他也來湊湊熱鬧,將佛跳牆材料做大包,可能是最矜貴的新年大包呢!

東方豐味盆菜
用咩料:
白切雞 半隻
燒肉 1條
瑤柱 6粒
鮑片 6片
冬菇 8隻
枝竹 2両
水發魷魚 12片
炸魚蛋 8粒
豬皮 2両
蘿蔔 半斤
鴨掌 8隻
蝦 10隻
鯪魚球 8粒
芋頭燜扣肉 1小碟
燒鵝髀 1隻
門鱔乾 1小塊
豆腐卜 1両

好易做:
1.蘿蔔預先蒸熟,加入麵豉醬爆香,再加入少許上湯將蘿蔔略煨一會,先放到煲底。
2.豬皮和魚蛋用豆瓣醬爆香,再加入上湯煨煮至滾起,鋪在蘿蔔上面。接着是將豆腐卜、枝竹和水發魷魚以蠔油、雞粉、鹽加上湯煨煮至再次滾起。鋪好。

自製價:$250/4-5人份量

3.冬菇浸軟,以蠔油汁煮熟。瑤柱浸軟蒸熟。
4.鯪魚球是用已調味的鯪魚肉搓成球,以清水煮熟。將凍肉舖買來的鴨掌以薑、葱、蠔油和雞湯煨至入味。

5.門鱔乾加入南乳、水和薑片,燜煮一小時至入味。
6.芋頭扣肉可用現成買到的。將材料預先煮熟後,鋪上盆之前,再隔水蒸熱。
7.罐頭鮑片以蠔油加上湯和芡汁燴煮,備用。

8.蝦先灼熟,放入滾油炸脆,撈起,再加入豉油和花雕酒爆香。
9.將鮑片、蝦、白切雞、燒肉、燒鵝和瑤柱鋪最上面。

小貼士:
1.每樣材料加湯煨煮時,可用少許生粉水埋芡,讓湯汁不致太稀。
2.門鱔乾在南貨舖或雜貨舖可以找到,不過通常要買較多的份量。如果買不到的話,可以用新鮮門鱔魚炸熟便可。

佛跳牆大包
用咩料:
海參 1條
白切雞 4件
冬菇 2隻
金華火腿 一小塊
魚翅 少許
瑤柱 1粒
鮑魚片 2片
鵝掌 2隻
花膠 少許
麵粉 6両
糖 1両
依士粉 1錢
泡打粉 1錢

好易做:
1.將麵粉、糖、依士粉、泡打粉和水慢慢混和,順時針方向將粉揉成麵糰,留意水要逐少加入。待麵糰搓至滑身便可用保鮮紙包住,放室溫發酵二十分鐘。
2.海參、冬菇、魚翅、花膠、鮑魚片和鵝掌以雞湯先燜熟。再以鮑魚汁煮成芡汁淋面。將原份材料上碟,待涼後放雪櫃至醬汁凝固便可取出。
3.將麵糰分開,每份重八両。用麵棍輾平約半厘米厚的圓塊。

自製價:$60/4人份量(以凍肉舖買現成材料計)

小貼士:
如果想經濟一點和省時間,可以不選用乾貨,以凍肉舖已浸發的海參、炸鵝掌和魚翅代替。

4.先把圓塊鋪到小碗內,將剛雪過連醬汁的材料放上麵皮。

5.加上金華火腿和蒸熟的瑤柱粒和白切雞。順時針方向摺起成包狀。

6.以厚紙皮做成架子圍着包邊,讓包子定型不易散,隔水大火蒸四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