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後武士》,就知道日本人如何精心保護大和民族的國際形象。
湯告魯斯飾演的美國退伍軍人,來到日本,本來是為了訓練日軍,帶着優越感而來,最後卻被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感化。
湯告魯斯捲入了日本的內戰。日皇的軍隊,剿滅一支日本武士的叛亂勢力,表面是日本人打日本人,實際是東西方文化的一場角力。日本的這場內戰,在歷史上誰勝誰負並不重要,但在《最後武士》的荷里活銀幕上,卻是日本文化征服了歷史感粗淺的美國。
日本人為甚麼肯參演這樣的一部荷里活大片?因為所有的日本人都先審查劇本,主題有沒有貶低日本文化,表現的方式有沒有抹黑揶揄日本人。一句話:在荷里活的國際銀幕上,日本人站起來,一定要比美國佬高大,至少也要平起平坐,決不能比美國矮一截。
雖然湯告魯斯刻意搶盡風頭,雖然電影海報上只有湯告魯斯一個人的五官,但片中演武士叛軍首領的渡邊謙,有一張東方尤伯連納的臉孔,真正的最後武士,其實是這個日本人,渡邊謙才是主角。
甚至連日本的女主角,也決不與湯告魯斯演牀戲──日本人硬是不讓鬼佬擁有對日本女性的「牀上戲霸權」。在片中,湯告魯斯與一個武士的遺孀淡淡地相戀,他是她的殺夫仇人,電影的預告,有一幕很誤導觀眾的戲:日本女主角為湯告魯斯寬衣,觀眾以為這是一場牀上戲的前奏,但買了票進戲院,才知道這位年輕的日本寡婦,只在為湯告魯斯換上和服,一對異國男女,連親個嘴的鏡頭都沒有。
是日本人的堅持,還是湯告魯斯對日本人自發的崇敬?都不重要。如果要「打入荷里活」,四十年前的三船敏郎早就打進了,但日本人愛護民族形象,讓一個日本男演員,在一部荷里活片裏演小偷、強盜、苦力、癟三,再多的美金片酬,他都不幹。要一個日本女演員,在一部荷里活片裏成為白人男主角的牀上玩物,對上部電影,應該是一九六六年以東京為場景的《鐵金剛勇破火箭嶺》。
從此就沒有了。日本人萬眾一心,真正守住了民族尊嚴的防線。日本演員荷里活電影中露臉不多,但從《桂河橋》到《珍珠港》,沒有一個是小丑角色。日本人真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