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威爾斯親王醫院微生物科顧問醫生兼新界東醫院聯網感染控制主任黎安義,昨出席立法會調查沙士專責委員會聆訊時指,威院爆發疫症初期正值美伊局勢緊張,不能排除威院受到生化襲擊,因此參考美國做法,集中處理病徵類似的病人,導致淘大花園源頭病人被收入爆發疫症的8A病房。
黎安義作供時表現緊張,被眾議員質問為何把淘大花園源頭腎病病人收入8A病房,而未有考慮病人可能交叉感染時,他解釋由於當時病人的臨床病徵與8A病房病人相似,故把病人集中處理。他指出,當時美伊戰爭一觸即發,不排除沙士是由生化襲擊所致,而根據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指引,當遇生化襲擊,應把病徵相似的病人集中處理,他認為有關做法合理。
他強調,當時病床供求及人手緊張,難以再開闢病房接收新病人,但承認威院疫症爆發初期,工作焦點集中在防止醫護人員受感染,未有全力追查源頭病人,及關注病人在病房交叉感染情況。
另一證人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及胸肺內科主任許樹昌稱,威院每日皆向衞生署提交入院病人資料,不明白該署為何未獲知淘大源頭病人出院,而未作跟進。
此外,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陪同行政長官董建華到羅湖口岸巡視防疫措施時指,衞生署網頁已公布內地七十二間可為港澳台居民診斷及治療沙士的醫院,如深圳市人民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及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市民可以參考有關網頁
沙士專家委員會成員昨參觀瑪嘉烈醫院的隔離設施,成員錢卓樂、葛菲雪及李紹鴻均認為,港府即將在年中成立的衞生防護中心架構繁複,衞福局及衞生署高層應加強溝通。
另外,出席中大講座的廣東呼吸道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說,廣州並無隱瞞近期的沙士疫情,只是有待確實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