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名消費者,按着說明書,在使用通廁劑時加注熱水,水管中突激射出一個人高的化學液體,導致事主面部被嚴重灼傷,險些失明。
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昨舉行「年終大掃除的隱形殺手」記者會,邀請因使用通廁劑被灼傷的男事主現身說法,提醒消費者小心使用類似產品。這名羅姓消費者說,去年十月十九日他在藥房購買通廁劑,按照使用說明把通廁劑倒入水管中,然後注入半公升熱水。不料,水管隨即噴出約一人高的化學液體,導致他臉、胸等處二至三度灼傷,灼傷面積達全身百分六,同時兩眼亦被化學性灼傷,險些失明。
羅姓消費者說,依照說明書指示使用這種通廁劑,想不到會招致重大傷害,他的兩名友人可作證。他向通廁劑的廠商反映問題時,卻未獲善意回應,最後才到消基會投訴。專家稱,這類通廁劑的主要成份是氫氧化鈉及鋁屑,兩者與水接觸都會發生劇烈反應,並產生高熱能,因此使用時應用冷水,以免產生過量熱能,加速劇烈反應。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