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中國數碼是否值得留意?

陸叔理財:中國數碼是否值得留意?

昨日談及,中國數碼(250)旗下的世華財經與標準普爾服務合作,對雙方帶來的好處,而這次合作的利好因素最終亦會反映在中國數碼身上。故此,投資者不妨考慮吸納中國數碼這間公司。不過由於中國數碼的業務並不限於世華財經而已,故此在我們在進行吸納前,亦必須留意中國數碼其他業務的前景是否理想。
中國數碼之主要業務有三:在中國開發及提供互聯網內容及應用服務,如金融資訊、業內特別內容及電子商務網上服務;二、透過上市附屬公司南海控股(680)從事物業發展及投資;三、設計、製造及推銷電子消費品,並提供電子製造服務。而截至2003年3月止之年度,集團在資訊科技及財經資訊業務方面已取得突破及穩固的增長,公司亦成功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380萬港元。
這除了因為世華財經的業務表現理想外,集團已完成對中企動力之股份制改造,同時鞏固了中企動力在國內的企業信息市場地位,亦是推動中國數碼的業績顯著改善的原因。另外,中國數碼正計劃在2004年將中企動力分拆到內地主板上市,這一點或會令中國數碼在04年度的業績進一步得以改善,投資者宜加倍留意。

專注發展國內項目
不過,投資者在研究中國數碼時,除了留意集團的盈利表現外,其實應研究中國數碼近日與南海控股進行股權互換的行動上。透過股權重組行動,每持有一股中國數碼之股東,可獲分派1.5756股南海股份,而南海則會以9.76億元(包括按每股1.8仙發行271.12億股新股,以及4.88億元),用作收購中國數碼62.85%權益。
股權互換的行動完成後,中國數碼將專注發展內地信息科技業務,而南海則專注內地房地產開發業務,令集團的業務發展更為清晰,同時亦令中國數碼的國內網絡資訊業務概念更為明顯。
當然更重要的是,北京中信集團原來是中國數碼其中一個主要股東,以此推算,中國數碼今次的股權互換行動,是否為北京中信進一步增持中國數碼,以引領其成為北京中信集團於香港的科技資訊上市旗艦,實是值得投資者留意。事實上,類似的行動在2003年亦曾出現在中信廿一(241)及中信資源(1205)這兩隻股份上,故此這個憧憬並非絕無可能。
就算上述的假設並不成立,中國數碼在股份互換後,將更專注發展國內的網絡資訊項目。以近日市場不斷追捧國內科網股的趨勢看,加上中國數碼的業績已顯著改善這項因素支持下,相信市場應會對中國數碼重新注意,投資者實不妨多加留意。
陳永陸